耶鲁大学校长在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谈中美学生差异

耶鲁大学校长在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谈中美学生差异

  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19日在上海举行。典礼上,耶鲁大学校长彼得 沙洛维(Peter Salovey)获授予上海交大名誉博士学位。

  彼得 沙洛维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交大与耶鲁大学的渊源。他说,交大校友、中国历史上首位赴美留学生容闳就毕业于耶鲁大学,此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留学生来到耶鲁就读。这段佳话不仅让人忆及国际学生交流的重要性,更是对耶鲁和交大关系的赞颂。

  他表示,近年来,耶鲁与交大的合作关系日新月异,包括学生暑期课程、学者合作项目课题研究,耶鲁和交大的教授们正齐心协力攻克癌细胞免疫原性难题。

  彼得沙洛维寄语毕业生,智商和情商对于生活和事业成功来说缺一不可。通过教育课程,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复杂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但同时,还要学会感知、了解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谈及中美学生差异,彼得沙洛维说,北美学生往往更关注焦点细节,亚洲学生更关注宏观背景,很难评述二者的优劣。在耶鲁,东西方学生都相处得非常融洽。

  当天,上海交大耶鲁生物统计中心同时成立,两校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公共卫生、通识教育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上海交大与耶鲁大学的校级合作有多年的良好基础。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访问耶鲁大学,与当时还是教务长的 Peter Salovey深度会晤,并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与耶鲁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公共卫生、通识教育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当初的框架协议内容不断深入推进,并以交大耶鲁联合中心的方式落地,开展实质性的全方位合作。

  双方希望,交大耶鲁联合中心成为耶鲁与中国高校合作的标志性载体,上海交大与耶鲁的合作由此进入实质性的深度融合阶段。作为两校全方位、跨学科合作平台,中心将汇聚中美两国最优秀的科研人员,聚焦人类发展的前沿问题,以一流的师资、先进的理念和卓越的管理实现中心的战略意义,打造中外

  高校校级合作的典范。双方还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交大耶;鲁联合中心能在新的合作领域培育出最新的成果,为人类的未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成为中美高校深度合作的里程碑。

  19日下午,彼得・沙洛维在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与学子们分享为学、为人的心得。当他站在上海交通大学 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发言席上。上海交大学子雷鸣般的掌声,着实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学者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他还被授予上海交大的名誉博士学位。

谈中美学生:中国学生更擅长理解宏观背景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慕名到耶鲁大学求学。那么,作为耶鲁大学新任校长,沙洛维认为,中美学生共同点多于差异性。

  在耶鲁大学里,中美学生有许多相同点,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习惯上的一些差距,在学术的关注点上有所不同,”中国或是亚洲学生,更擅长理解宏观背景;美国或是北美的学生,则更擅长关注问题的焦点。”

  与此同时,在耶鲁大学里,中国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和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一样,给耶鲁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让课堂变得更丰富、更生动。

  另外,作为耶鲁大学从事学术及管理工作近三十年、曾多次访问清华、北大、交大等中国高等学府的沙洛维,对于中美教育的差异也有自己的视角。”从历史来看,中美教育的发展确实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但很有趣的一点是,现在中美教育的发展路径却越来越趋同,汇聚到了一起。”沙洛维提及,现在的中美教育,都不约而同关注到了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比如慕课、网络教育、翻转课堂等”;同样,在中国和美国,更自由地去学习这样的理念,也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调。

  ”可以这么说,现在,中美之间在教育领域,比如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和互动。世界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小了。”沙洛维说道。

揭开”情商”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沙洛维的另一个身份是心理学家,现在广为提及的”情商”概念正是由他提出19日天,彼得沙洛维和交大学子共话”情商”与成功。

  彼得沙洛维表示,利用情绪帮助思考、决策也是情商的组成部分,而一直以来,人们被灌输的思想都是,情绪会影响决定,情感会干扰理智。但是研究结果显示,情绪对于思想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彼得沙洛维打个比方,人在情绪有些低落时编辑文章其实更容易发现错误,文章质量更高;而心情舒畅能让人更富创造力。

  他告诉学生,智商和情商对于生活和事业成功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大学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步入大学校门,就足以证明学生们的天资。但仅有高智商并不够。情商高的人生活更加富足,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挚友。和他们一起工作时,团队的产出更加高效。这部分人往往有更多善举,比如,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也会帮助邻里,为社区无私贡献。

  彼得沙洛维表示,如果缺乏部分情感能力,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比如不擅于感知别人的情绪,那么可以先学着感知基本情绪。比方说,为了了解对方的情绪,可以问一些搜集信息的问题,如”我刚才说的,你有什么不太赞成的地方吗?”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