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肇鸿:悼念扬美和扬震威伉俪(图)

张肇鸿:悼念扬美和扬震威伉俪(图)

凤凰城 张肇鸿
  前凤凰城中国週主席扬美女士原籍英国,但却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
  收到凤凰城中国週副主席Diana Ho女士的电邮,惊悉中国週前主席扬美(Mai Young)女士去世的消息,深感婉惜,在此谨表达最沉痛的悼念。
  我是通过中国週活动而认识扬美和扬震威伉俪的。扬美在早期的中国週中已担任主席,在中西社会中享有不少的知名度。中国週多年来办得有声有色,扬美及其丈夫和家人贡献良多。
  我和扬美的先生扬震威(英文全名Jung”Johnny”Wai Young)较为熟络,通常大家称呼扬震威先生为”Johnny”,他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当过核武器方面的主管(Nuclear Weapons Supervisor) ,去过英国工作,并曾派往台湾服务过三年,经过廿年的军旅生活后,他于1972年退役。之后,他在Luke AFB 空军基地又服务了廿年。1994年退休后,Johnny成为本地侨社的积极人士,他当过军人会和耆英会的领导人,并且多年来一直参与和协助妻子在中国週中的工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曾多次去过Johnny 的家。他们家门前很特别,邮箱由Johnny 自己设计和亲手製作,和小庙宇一般,漆成红牆黑瓦,一看就知道主人家的中国情怀。其家中也有很多中国文化方面的资料和艺术品。他们知道我在搜集侨社资料,曾很热心地回答我提到有关侨社和中国週方面的事情。
  扬美和Johnny对中华文化有十分浓烈的兴趣和感情,有时”中国”得比我们还中国。他们谈到早期的中国週,每年都有二三十万中西人士参与,声势浩大,对主流社会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影响。作为凤凰城的姐妹市,大陆成都市和台湾台北市隔年会来参加中国週的活动,本地的中餐馆、各商号、中文学校和文化艺术单位也在中国週这个平台上宣扬中华文化,使到中国週活动多姿多彩。
  扬美夫妇把这些活动内容分档记录下来,Johnny曾打开电脑给我介绍,其内存中有很多是中国週年复一年的资料,Johnny说因贮存量大,已经换了更大容量的电脑,以方便资料的查阅。在当年中国週的录像带中,可看到繁华热闹的景象。在阅读中国週年刊时,觉得年刊设计得十分精緻,内容都也相当精彩,其中还有扬美和Johnny亲自撰写的文章,他们用自己的亲身感悟去介绍中华文化,让西裔人士感受更深。
  廿年前中文翡翠台在美国开播时,Johnny约我去安装卫星电视,以便通过更多元渠道去了解中港台资讯,并和我探讨有关中国文化艺术中方方面面的讯息。他曾带我到他们家的后院,看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工具,长期的军旅生活,让Johnny练就了灵活的头脑和一双巧手,家中很多设备都是他自己维修更换,包括研修古董车等。他们懂得生活,家中厨房有清一色的不鏽钢设备,厅中有各式音响和影视器材。有时他们还开车去参加古董车展览和朋友聚会。
  扬美除担任过中国週主席外,还长期主管财政,为中国週活动倾注很多心力和时间。Johnny和家人很有心思,有不少用于中国週用的道具和民间艺术品,都是肖自己亲手製作,而且很有创意。前后去过几次他们的家,最后一次见到Johnny是好几年前,当时他的身体已欠佳,那次他正在茶楼饮完茶,由于开过刀,身子虚弱,随身还带有一个氧气筒,话虽不多,但他的眼中仍有一股热情,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Johnny在不久之后便过世了,侨社和亲朋好友都十分伤感和惋惜。
  Johnny是在年青时在英国邂逅Mai Young的,不久之后Mai 就成为Johnny太太,从此之后更迷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位原籍英国人,却有着一颗火热的中国心。他们婚后育有一男二女,儿女也成为了中国週的忠实支持者。大约两年前,接到扬美女士的电话,约我前去安装凤凰卫视。见面时,扬美因腰椎受伤已坐轮椅。由于凤凰卫视组合有CCTV-4的中英频道,扬美能更容易地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对于中国的情有独锺,她始终未变。考虑到她的行动不便,我特地在大厅装上主机,在厨房装上分机,以避免她因为行动不便而做成的收视间断。
  一对中外结合的伉俪,是如此地热衷爱好中华文化,二十年来,为中国週的成功举办贡献了不少心力,他们亦在其中不断学习进步,可以说,他们的晚年是充实和有意义的,夕阳晚照,也让人们见到那绚丽的霞彩。

           

                   扬美和扬震威伉俪留影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