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 唐孝先
这裡讲的钱氏国学三杰,指钱穆、钱基博和钱锺书父子,他们三人都是江苏无锡人,都是吴越王钱鏐的后裔,同宗不同支。无锡钱氏有两支,钱穆属湖头钱氏,钱基博、钱锺书属堠山钱氏,在惠山有共同的祠堂—钱武肃王祠,供奉世祖钱鏐等三世五王及诸无锡先祖。
钱穆
钱锺书和父亲钱基博
钱锺书、杨绛伉俪
钱穆和钱基博、钱锺书情谊非常。「年大者称叔,年幼者称侄」,钱穆小钱基博12岁,称钱基博为叔;而钱锺书小钱穆15岁,称钱穆为叔。
光绪二十一年(1885年),钱穆(字宾四)出生于江南鱼米之乡的无锡鸿声七房桥的一家书香门第。他是当代着名的经史学家、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自学成才,是一位没有读过大学的大学教授,并先后获得香港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无锡惠山钱武肃王祠
钱穆在台北寓所「素书楼」编辑定稿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全套共八册,汇集他 六十年的学术论文,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中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总结。
钱基博(字子泉)先生是钱锺书的父亲,着名的古文专家、国学大师。他的学问浩博无涯,诂经谈史,旁及诸子百家,都能抉择利弊,发其奥秘。钱基博四部皆通,对集部的着作,尤其精通。
父亲的好学、家中的藏书,使钱锺书如海纳百川,利用所有时间巨细无遗读书。钱穆回忆钱锺书时,称讚他早年就「博爱群书,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他的勤学苦读,为他后来的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钱基博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在实践中提高。他指导钱锺书作文,让他代自己写信,到代自己写文章,因此进步很快。
商务印书馆要出版钱穆的专着《国学概论》,钱穆向钱基博徵序,钱基博竟也让钱锺书代笔。而初生牛犊的钱锺书略为思考后,居然提笔一气呵成。钱基博慎重其事阅读此文数遍,无一字改动。于是将此序以作者钱基博为名,交给钱穆,钱穆非常满意。当时外人、钱穆本人,都没有看出这篇序出自一名十七、八岁的青年之手。
钱穆和钱基博、钱锺书一样,都好学不倦、博闻强识。他们幼年读《三国演义》,也竟能由客任点,即刻背诵下文。故三人意气相投,交往甚密。
1933年夏天,钱锺书与无锡才女杨绛在苏州订婚,因钱基博身体欠佳,简单从事,只在苏州一家菜馆摆下酒席,邀请少数至亲好友赴宴,钱穆在被邀之列。宴席上,钱基博特地把未来的媳妇带到钱穆跟前,向杨绛介绍了「钱宾四先生」。
抗战胜利后,有一年暑假,钱氏三人在常熟的一个讲学会上不期而遇,喜出望外。他们同住一旅馆,朝夕相聚,交谈甚欢。
1949年以后,世事两茫茫,钱基博父子和钱穆再也没有见过面,然而却时常牵挂。钱穆离开大陆先后去了香港、台湾。后来他听说钱基博在湖北武汉去世,深为痛惜。他在《师友杂忆》中写道:然余「在集美、无锡、苏州三处积八年之久,同事逾百人,最敬事者,首推子泉。生平相交,治学之勤,待人之厚,亦首推子泉。」感叹:「继今余年无多,不知何年再得与其他未相见者一面」,言语中隐约流露未能与钱锺书再见面之憾。
1985年,苏州举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纪念活动,钱锺书受苏州有关方面委託,曾致书钱穆,邀请他回苏州参加盛会。信全文如下:
宾四宗老大师道座:
契阔暌违,忽五十戴。泰山仰止,鲁殿岿存。远播芳声,时殷遐想。前岁获睹大着忆旧一编,追忆先君,不遗狂简,故谊亲情,感均存殁。明年苏州市将举行建城二千五百年纪念大会,此间人士佥以公虽本贯吾邑,而桑梓与苏接壤,处廉让之间,又卜宅吴门,乃古方志所谓「名贤侨寓」。且于公钦心有素,捧手无缘,盛会适逢,良机难得,窃思届时奉屈贲临,以增光宠,俾遂瞻对。区区之私,正复齐心同愿。旧国旧乡,望之畅然,而况于闻闻见见,庄生至言,当蒙忻许,渴盼惠来。公家别具专信邀请,敬修片楮,聊申劝驾之微帎。衬拳边鼓,力薄而意则深也。即叩春安不备。
宗末锺书上
杨绛同候
一九八五年二月三日
钱穆收到信后,因健康原因未能光临苏州盛会。1986年3月,应台北《联合月刊》之请,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发表《丙寅新春看时局》,指出「此下的中国,只有全中国和平统一始是个大前途、大希望。和平统一是本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的大前途、大理想、大原则之所在」。稍后北京《人民日报》发表了该文的摘要,这是1949年后钱穆的文字首次见诸大陆报刊。钱穆先生高瞻远瞩,对整个中国的未来表达了他的深切关怀。他的的爱国言论,在海峡两岸反应热烈,影响深远。
钱穆台北寓所素书楼一角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