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新形象的转变 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
2014年4月3日-4日”科技在中国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大会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inversity)隆重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由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40来位学者,政府工作人员组成。中国的科技发展,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不再是廉价劳动力输出的大国,在短短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高科技劳动密集型国家,科技合作为中国国际关系的建立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ASU副校长丹尼斯 西蒙博士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要负责人ASU副校长丹尼斯 西蒙博士说,三十年前他开始研究中国,当时他的老师,朋友,家人都觉得他是个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人。三十年后他成为了美国炙手可热的人物。微软,英特尔各大知名国际企业都聘用他为中国问题顾问。中国政府也聘用他,为大学评估的评审专家,大量的中美合作都经他手促成。然而这一切在他眼里,都才只是刚刚开始。他用一系列的数据阐述了变化:2006到2010年中国在运用科技研究方面的突飞猛进进展;2006-2010高校合作成为科技合作中发展最快的合作形式之一;1996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国所占的份额大大低于美国,欧盟,日本,到2006年中国追平美国并列第一。丹尼斯教授说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没有抓住和中国的发展,就没有抓住世界的脉搏。
参加会议的来自中国科学院的Sun Fuquan教授介绍了中国国际科技关系的概况,中国科技交换中心的Wang Zhongcheng把中国国际合作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架构也做了详细介绍。让人们兴奋的点总是和人才有关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教授介绍了最近几年的”海归潮”,展示了中国政府以及地方为海外归国人员提供的优越待遇和创业机会。这些人员的回归为国际合作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中国从廉价劳动密集型人力资源向科技密集型人力资源转化的重要标志。
精彩总是在碰撞中产生的,到提问环节,密西根大学范蓓蕾教授提出,讲座内容大多是政策性的从上至下分析角度,然而科技合作更多是从下至上的。很多一线企业希望了解在科技合作中具体遇到的问题。她举例华为在硅谷建立了科研机构,他们利用硅谷的人力资源,吸引到了世界顶尖的科技人员,为他们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不用到中国,就能为中国企业工作。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企业的科技合作,利用海外资源为中国企业服务。那么美国企业也很渴望走进中国,获得更多的市场。当提到海归,对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那些不是海归的海外华人是不是也可以为中国的国际合作做出贡献?那些以海外专家身份参加国际合作的人员怎样得到合理的报酬等,很多新锐而且实际的问题,让大家看到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这次会议的首次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举办体现了海外对中国科技,中国国际关系的关注。副校长丹尼斯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留学生会占ASU留学生总数的1/3。ASU已经与国内二十多所211工程的大学已经建立合作关系。他们有的提供”3+2”国际学历(在中国大学学习三年,在ASU学习两年,获得两个大学的文聘),有的学校除了传统的互派学生到学校进行学习外,还鼓励教授带课题组到中国和美国做研究。ASU已经在四川大学建立了美国文化中心,致力于将美国文化系统地在中国推广。ASU孔子学院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一个系统的中文学习体系,并大力推动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
企业,学校的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就是国际关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科技合作的良机,达到双赢,是共建良好国际关系的大势所趋。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