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明珠 | 美国亚利桑那州华人历史(五十三)第四章:四个华人家族的历史

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张肇鸿

邓楷隆家族(5)

邓楷隆的第三个儿子邓粤钿(HenryOng),于1923年出生于美国凤凰城。 1928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亲将邓粤钿及兄弟送回国读书。邓粤钿就读于广州国立中山大学附中,初三时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回到美国。

1942年,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二次大战爆发。 邓粤钿应徵入伍加入美国空军。他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作最后的训练后,被派往英国,分配到第487轰炸大队的837轰炸中队,驻扎于伦敦南部。B-24是当时的重型轰炸机,机上有多达9位的空军人员联合操作。他们常在夜间执行任务,通常要持续飞行8〜10小时深入敌方轰炸。一次,B-24被德国防空炮火击中,失去了一个发动机。由于飞回自己的基地距离相当远,他们原打算飞往就近的瑞士。二战期间瑞士是中立国家,任何盟军士兵登陆瑞士不会交给德国人,但也不得不呆在那里待到战争结束为止。他们决定不飞瑞士,冒险花了更多的时间飞回英格兰,以便重返战埸。

 

邓粤钿参加过著名的诺曼底战役。后来,他们派往B-17轰炸机去参与战斗。 1944年8月6日,邓粤钿执行第30次任务,轰炸德国柏林的发动机工厂,这次任务完成后,他们就可返回美国进行整编。当炸弹投中目标后,轰炸机却不幸被炮火击中,飞机急坠,机组人员奉命跳伞,但所有士兵被德军所俘。邓粤钿身上有弹片、多处割伤和瘀伤。战友爱德华. 赖歇尔受伤最严重,但因为是犹太血统,德国拒绝为他治疗,结果第二天他就死了。

 

邓粤钿被送往东部一个俘虏营,两厢车中挤满战俘,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食物和水,受尽拆磨。 1945年2月,为逃避苏军的攻势,德国人决定步行迁移整个战俘营。邓粤钿与超过一万人的战俘开始了“死亡之旅”,步行了一千英里,从德国东走到西部。因战况不利德军,整个俘虏营又从西部再折返回东部。他们足足步行了一百多天,时值冬天,沿途有不少战俘死于冻饿与疾病,他虽大难不死,却受尽磨难。 1945年5月4日,邓粤钿被英军救出,重获自由。

邓粤钿是亚利桑那州唯一被俘虏的华裔美国人。为表彰他参与在欧洲大陆重大的空袭行动。被授予紫心勋章、战争先锋勋章等多枚奖章。邓粤钿于1945年10月退役。

退役后,邓粤钿曾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那里他遇到未来新娘Priscilla (Pat) Fong。他们在1947 年结婚,婚后育有四个孩子。

邓粤钿服务社会贡献良多,他担任过美国前战俘副指挥官,也是美国军团 Thomas Tang 50 的创始成员和指挥官。2005年,他入选亚利桑那州退伍军人名人堂(全州只有三名华人)。

市长Phil Gordon向邓粤钿颁奖

为表彰邓粤钿在二次大战的贡献,2007年,凤凰城市长菲尔·戈登(Phil Gordon) ,把1月16日特定为"邓粤钿日"。

邓粤钿夫妇是第一华人浸信会的活跃成员,多年来担任主日学教师。积极参与基甸国际圣经事工,在皇家棕榈浸信会教堂担任执事。

 

邓粤钿先生关心华人社会,服务华人社区,曾担任邓高密公所主席,中华商会主席等职务。他是邓高密公所农历新年宴会的常任司仪,直到他90岁之后。他对家乡也一往情深,多次回家乡探亲,并捐助美金4000元为家乡永安里兴建村前牌楼。

 

邓粤钿尽管远离祖居,身处美国,不论子孙后人是否会明白传承族谱的意义,他毅然地把编写族谱视为己任,因为他曾回国受过中华文化的薰陶,对故乡的一往深情,对自己宗族千百年的忠诚和敬畏,他尽心尽力去把族谱加以延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叶茂根深,始终有著这样一群不忘祖典、承前启后的炎黄子孙!

笔者采访鄧粵鈿前辈

多年来,邓粤钿先生一直在帮助我研究本地华人历史,他阅历丰富,九十多岁仍记忆良好,对凤凰城的人文信息,华人社团历史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的不少资料。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我再次採访93歲的邓粤钿前辈。他穿上了在二战时期的美国空军制服,依然有著军人的威武和荣耀,令人肃然起敬!

 

鄧粵鈿二戰中的空軍戎裝

同时,鄧粵鈿向笔者提供了在二次大戰時期,美國鳳凰城華人支持祖國抗日救亡的資料:

在二次大战时期,美国凤凰城华人成立了"斐匿华侨救国后援会",购买由中国政府发行的"战争债券",积极支持祖国抗日救亡。凤凰城华人支持抗战的团体包括有: 斐匿华商总会,国民党斐匿分部,斐匿妇女救国会,斐匿华侨学校等等。(待续)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