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过去是日本人。来自东京的有钱人进入美国,购买美国地标性资产,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到加州鹅卵石海滩高尔夫球场(Pebble Beach Golf Links)。四分之一世纪之后的今天,另一批有钱人来到美国购买地产–中国人。
《纽约时报》说,尽管日本人在1980年的地产投资不顺–有些日本投资者购买美国资产出价太高,日本随后也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中国投资者正在美国四散各地。
两年之前开始的个别购买正在变成寻求高级地产和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到目前为止,1980年代的那种担心还没有出现–当时有人说日本会买下美国。相反,中国人,或至少是他们的金钱,很受欢迎。
有人说,如果国内经济下降,中国可能很快后撤,就像日本那样。中国经济疲弱迹象已经出现,金融系统最近受到压力。如果北京介入缓和金融系统的紧张并刺激增长,这些担忧就会消失。
但是最近几个星期,纽约市的几笔大交易让地产界惊奇。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张欣和巴西萨弗拉家族(Safra family)联手买下曼哈顿中城的通用汽车大厦。大连万达集团据说要在曼哈顿建设一座豪华酒店。万达也计划在伦敦建酒店。
交易超出玻璃钢材大楼:中国大陆和香港投资者也正在成为仅次于加拿大人的美国住房第二大买主。
地产机构仲量行(Jones Lang LaSalle Capital)国际主管科林斯(Steve Collins)说,”他们仅仅是开始。那里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仲量行最近在上海和北京为潜在买主举行会议。
就目前来说,中国政府鼓励投资。中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商业地产交易的最大外国融资机构。北京愿意投资多元化。中国政府持有美国财政债券超过1万亿美元,但由于利率很低,这些投资收益很少。
分析全球商务和经济趋势的机构、洛蒂姆集团( Rhodium Group)研究主任哈纳曼(Thilo Hanemann)说,过去两年来,对超过财政债券之外的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北京鼓励中国投资者到纽约和其它大城市看地产。
中国人也不限于大项目,有些项目从商业地产角度看规模相当小。SOHO中国总经理张欣2011年投资6亿美元买下公园大道广场(Park Avenue Plaza)49%的股份。同年,中国一家航空公司下属地产机构、HNA集团以2.65亿美元买下六大道1180号大厦。HNA还在时代广场买下卡萨酒店的店铺。
中国投资者和机构也在加州买下大酒店,包括大学城的喜来登(Sheraton Universal)、靠近旧金山机场的皇冠广场(Crowne Plaza in Burlingame)安大略的希尔顿酒店(Hilton Ontario)。他们也在俄亥俄州托利多买下河滨地块,在新泽西莫里斯镇(Morristown)买下办公楼。
中国机构和投资者也相信美国商业地产市场的潜在收益将高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办公楼、工业和零售业地产都已经触底反弹。随着经济好转,办公楼空置率下降,租金稳定。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