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 唐孝先
中国现代评论家、文学家、外交家陈西滢,本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一八九五年五月十日生。其父陈育,字仲英,是吴稚晖的表兄。
陈西滢幼年在无锡读完初小,随父亲到上海进南洋公学高小部读书,毕业后考入吴淞商船学校。当时吴稚晖徇孙中山之召,从英国返回上海,商量革命建国大业。吴稚晖见到离别九年的表侄陈西滢聪明好学,便向表兄陈仲英建议,介绍他到英国求学。
陈西滢于一九一二年初到英国,先入爱丁堡中学,后进爱丁堡大学,再转伦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一九二二年获博士学位。
陈西滢学习刻苦勤奋,虽在英国接受西方的哲学思想,但骨子里的根系仍是中国儒家文化。他的人品和文品,深为威尔斯、罗素、萧伯纳等的赏识。
那时,有些英国报刊对中国常有污蔑、歪曲及不实报道,陈西滢为维护民族尊严,撰文申辩、驳斥。他的爱国思想和行动,在英国引起关注,为华人所赏识。
陈西滢负笈英伦十载,一九二三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回国任北大教授、英文系主任。
一九二四年,在胡适支持下,陈西滢与北大教授徐志摩、丁西林、高一涵等创办了文艺周刊《现代评论》,陈西滢任文艺部主编。为该刊物执笔的大多为北大教授,如徐志摩、周鲠生、杨瑞六、丁西林、陈衡哲、彭学沛、凌叔华等。《现代评论》很快成为文化界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陈西滢在刊物的「闲话」专栏中,经常以轻松幽默的语言,直白流畅的文笔发表文章,有剧评、书评、随感、杂谈、笔记,以及人物评、创作评等。
一部《西滢闲话》,集七十八篇短文,足以使他跻身于中国现代散文家之列。梁实秋说,西滢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苏雪林则赞为文笔晶莹剔透,更无半点尘滓绕其笔端。
一九二五年的女师大风潮,使陈西滢同鲁迅等分成两派,一派以鲁迅为首,同情、支持学生的行动;另一派以陈西滢、徐志摩为首,不同意学生的做法。两派各以《语丝》和《现代评论》为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
关于陈西滢与鲁迅的对立,陈西滢夫人凌淑华说过:「陈西滢与杨荫榆(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虽然都是无锡人,但从未见过面,只不过女师大风潮时,女生把杨的铺盖卷扔到大门口,陈西滢认为这太过分了,不应受到鲁迅的支持。」
一九二七年,陈西滢发表《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一文,十部著作包括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在文章中,陈西滢认为《孔乙己》、《风波》、《故乡》是鲁迅「描写他回忆中的故乡的人们风物,都是好作品。」但又说,小说里的「乡下人」,「虽然口吻举止,惟妙惟肖,还是一种外表的观察,皮毛的描写。」他又认为《阿Q正传》要高出一筹,阿Q是同李逵、鲁智深、刘姥姥等「同样生动,同样有趣的人物,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
在文后的说明中,陈西滢说:「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我觉得他的杂感,除了《热风》中二三篇外,实在没有一读的价值。」
陈西滢曾公开指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窃取」日本学者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慨论讲话》,犯了学界大忌,因而加深了两人的矛盾。
一九二九年五月,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聘请陈西滢为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一九四〇年,国民政府设立参政会,陈西滢被选为参政会其中一员。
一九四三年,国民政府將陈西滢派赴英国从事外交工作。他出任中英文化协会会长,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贡献良多。
一九四五年,联合国成立并设立教科文组织。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大会,国民政府委派陈西滢为首任常驻代表。时值政府财政困难,陈西滢自动将月薪五百美元减至三百美元,以后财政稍有好转,他亦未再要求恢复。
一九五六年秋,周恩来的外交顾问周鲠生赴伦敦访问,与老朋友陈西滢会面并恳谈了三小时。周除劝说陈叶落归根外,还请他劝说胡适回大陆看看。同年九月二十日,陈西滢将周鲠生的话写信告知胡适,由于种种原因,陈、胡都没有回过大陆。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法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华民国驻法大使降旗返台,政府电令陈西滢以联合国中国代表的名义驻馆看守。法国的冬天严寒漫长,年逾花甲的陈西滢在空荡荡的使馆内留守,吃饭只能到外面的小餐馆解决,境遇十分艰难。
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二日,法国政府要求台湾当局交出使馆,迫使陈西滢搬出。 陈西滢极力力争,被法国军警强行架出,引发血压升高,当场晕倒。
此后陈西滢深知难以尽责,便「引咎辞职」,退休后长住伦敦养病,并潜心研究英国文学,还为弘扬中华文化竭尽其能。
一九七〇年三月十二日,陈西滢中风,从楼梯近地板处跌下,急送医院救治。三月二十九日,陈西滢病逝伦敦,终年七十四岁。台湾方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凌叔华为了让陈西滢叶落归根,将他的骨灰安葬在故乡无锡太湖之滨姚湾的陈氏墓园,以「满足他用全部的爱永远拥抱自己赤诚热爱的国家」。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