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 凤鸣:GREAT欧洲六国之旅(六)

凤凰城 凤鸣:GREAT欧洲六国之旅(六)
塞納河游船观光
坐着旅游大巴士越过边界进入法国,早就不用签证盖章了,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从卢森堡大公国到法国巴黎整6个多小时,可是司机先生播放优楊的音乐,有时转播放电影,大家有听着音乐休息的,有拍摄沿途田園風光的,有看电影的,时间还过得很快,终於到达想往己久的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是深具历史意义、浪漫迷人的艺术、文化、美丽之都。巴黎以时尚精品闻名,是全球时装界注目的舞台。我们的旅游巴士接近巴黎时,多情的巴黎就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雨,朱導游把大家直接帶到塞納河边,我们冒着小雨登上了塞納河观光游船,在靠门口的地方找到一个座位,既不淋雨又隨时可以观看两岸的景色,同时抓拍最美丽的画面。过没多久雨过天晴,我和朋友们又上到最顶的露天观光层看风景。游船一路行驶,一路播放录音讲解。有法语、英语和中国标准普通话等。 在游船顶层,放眼望去,四周风景如画,岸上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名胜一一尽收眼底,各具特色的桥梁也一座座迎面扑来,塞纳河两岸美丽风光,使我们这些游客目不暇接,手不停拍。巴黎的塞纳河沿岸,景色秀美,楼房鳞次栉比,优雅别致的公园遍布其中,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有的建筑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有的则是现代技术的杰作,他们完满的体现了巴黎古往今来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艺术与风格。名胜古迹也密布于河道两侧。塞纳河右岸主要有国际广场、巴士底广场、卢浮宫、协和广场、爱丽舍宫、戴高乐广场等名胜;左岸有埃菲尔铁塔;河中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西南部有凡尔赛宫;西北部蒙马特高地上有露天画廊。这些都是世界上声名赫赫的建筑,为世界各国人所向往。 
塞纳河上架着的桥,据说共有36座,每座桥的造型都各有特点,或补实,或奢华,或灵动,或沉稳,但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传奇,每一座桥都如同彩虹般绚烂。在塞纳河北岸偏东的巴士底狱广场和偏西的协和广场之间,是巴黎市政府的所在地。塞纳河南的拉丁区是法国最大的大学区,著名的巴黎大学就坐落于此。乘船沿塞纳河往西,可以到达位于河北岸的卢浮宫。穿过协和广场,就来到著名壮观的、最金碧辉煌的亚历山大三世桥。亚历山大三世桥的由来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有关。亚历山大三世曾与法国签订法俄联盟协定。1870年,普鲁士战胜法国,法国修建了此桥,命名为亚历山大三世桥。1896年,尼古拉二世为亚历山大三世桥奠基。建成的桥长107米,在南北两端的桥墩上竖立着4座桥塔。塔顶上有一座腾空而起的青铜飞马。亚历山大三世桥与南岸的残废军人院和北岸的大小皇宫,都集中体现了19世纪华丽的建筑风格。亚历山大三世桥横跨塞纳河两岸,给无限风光的塞纳河沿岸,又增了一抹飞虹。
  经过警局与荣军医院,向河一面外墙有壁画,壁画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很有趣,他们就像在笑嘻嘻地看着我们游船河似的,充满生活气息。艺术桥La Passerelle des Arts是第一座铁桥,1801年始建,1804年落成,建造目的是为了将卢浮宫学院与当时的市区连接起来,故得名艺术桥。该桥一开始有9个桥拱,只能步行通过,1918至1944年期间因轰炸和事故受到破坏,目前该桥的重建或拆除计划已被记入议事日程。另外还有比哈坎穆桥, 苏利桥,圣母桥,阿尔高勒桥Le Pont Arcole双桥Le Pont au Double多比亚克桥Le pont de Tolbiac小桥 Le Petit-Pont(该桥是巴黎最小的桥)阿舍为舍桥Pont de l’Archevêché等,还有许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大小桥。
告别了塞納河下了观光船,我们来到最负盛名的专卖中高挡商品百貨公司「老佛爷」〔Galcries Lafayette〕自由购物。 众所周知,「老佛爷」号称“时尚之都”,各种名品都能在此找到,不管是最新的时尚icon,皮包、香水、衣物等都可以在此一次买齐,而因为购物方便,我们的旅游团也把我们放在这里购物。里面人群钻动,大家抢货都像是不用钱一样的拼命,更像是个跳楼大甩卖的大菜市场。而为了广大的中国旅客,老佛爷在近一年来增加了非常多的中文导购,因此许多专柜都可以直接讲中文,就算是法国人站柜的柜面,柜员通常可以讲一些简单的中文,如价钱、颜色、尺寸等等。部分柜台收银员还可以跟你用中文讲退税流程,因此在老佛爷购物基本上是没有语言问题的。前台也有中文楼层图可以索取。目前分为三馆:主馆、男装馆和家居馆。导览图上会有详尽的介绍、还可以在上面看到餐厅位置。 主馆就是最大最漂亮、也是人最多的地方…LV Chanel Longchamp都在这里的一层,男装人比较少,家居馆基本就只有当地人在逛了…
0楼:名品馆、华人接待处、现金兑换处、入口接待
1楼:女、亚洲接待处、LV女装部、Angelina、男装部天桥
2楼:女装部、男装部天桥
3楼:女装、内衣部
4楼:皮箱背包、大衣风衣、麦当劳
5楼:玩具童装
6楼:纪念品区
7楼:露天餐厅
我和先生没有采购任务,在1楼转了一下,就直接上顶層的露天平台,站在平台向四处瞭望,巴黎美丽古建築与现代文化时尚特征的景色融为一体,不亏是世人想往的大都市。
从拥挤不堪、金壁辉煌的老佛爷百货公司出来,和全團的人一起,被導游帶去一个中餐馆共进晚餐。晚饭后我们团住进了 Evergreen Laurel Hotel Paris是台湾長荣集團在巴黎的〝長荣桂冠酒店〞。一进長荣桂冠酒店,迎面而來的是气度不凡的大堂,鲜艳的各色花,摆放的卡到好处,给人以温馨、舒適感,有到家的感觉,我们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晚。
凡尔赛宫
第二天一早,在長荣桂冠酒店,享用了帶有中国风味的早餐后,乘坐旅游大巴士到达凡爾賽宫。这是一座气势磅礴、金壁辉煌的徬大建筑。进入凡尔塞宫后,旅游公司为我们配有地陪导游,每人发一耳机,可以专门收听导游的讲觧。
凡尔赛宫及庭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凡尔赛镇,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住处,也是当时法国的政治中心。它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欧洲17、18世纪许多皇家宫殿和园林的典范。是一座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古典主义皇家建筑群,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按法国人说法,没有参观过凡尔赛宫,就不算真正到过法国,可见凡尔赛宫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了。
从历史讲,凡尔赛宫不仅是法兰西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可见,凡尔赛宫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法国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艺术讲,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时期、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它的设计思想。这里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因其建筑风格独特,并拥有大量珍贵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宝,故在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凡尔赛宫已成为法国历史博物馆,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 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的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天花板除了像镜厅那样的半圆拱外,还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顶,顶上除了绘画也有浮雕。宫内随处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我国古代的精品瓷器。凡尔赛皇宫喷泉里有1400多个喷水头,它们用掉的水比整个巴黎还要多,而那时巴黎人经常因为缺水而得病。国王的30000名士兵建造了一个由14个巨型水轮、200多个水泵组成的大机器,可以从塞纳河向喷水池里输水,不过这台机器经常会出现故障。
它有大理石庭院。大理石庭院位于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
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剧场深26米,宽22米,可以容纳750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蜡烛1789年10月2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
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
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亚农宫:1687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1805年1815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
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情妇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
镜厅又称镜廊,是凡尔赛宫最辉煌的部分,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宽10米,高13米。面向花园的西侧是17扇巨大的拱形窗户,与之相对的东墙上镶嵌着与拱窗相对的
凡尔赛宫镜廊
17面大镜子,每面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故称镜廊。它的内壁用白色和淡黄色大理石贴面,镜板间用科林斯式绿色大理石壁柱隔开,柱头和柱础为铜镀金,柱头上饰以太阳、花环和天使,一律用金色。勒·布朗的巨幅天顶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再现了路易十四执政初期的历史事件,当夜幕降临时,烛光摇曳,经镜面反射形成3000只烛光,整个大厅成为金色的海洋。这个大厅日后也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1871年德皇威廉一世在镜厅举行加冕典礼;1919年法国以战胜国的姿态与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也是在这里举行。
和平厅、剧场 、海格立斯厅(Salon d’Hercule):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丰收厅(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厅之西,北面为花园的拉冬娜喷泉。前临楼梯,丰收厅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
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之西。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
狄安娜厅:又称月神厅,位于主楼二楼北侧,维纳斯厅之西,墙壁用各种精美瓷器装饰。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天花板上有奥德朗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波旁王朝时期的国王经常在此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
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
凡尔塞宫花园
凡尔塞庭园是最美丽的花园,花园由人工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是法国式园林的经典之作。园中古树参天,俯瞰着如茵的草坪和平静详和的湖水。它以绿毯大道为中心大道,连接着公众的喷泉、水池与雕像。夏夜喷泉开放时,五颜六色的灯光遥相辉映,使花园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景象。各式花坛也错落有致,衬托出婷婷玉立的女神雕像。大、小特里亚农宫典雅别致,独具特色,为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艺术的杰作。花园占地100万平方米,花园成几何图形。凡尔赛园林最显著的特色是喷泉瀑布。每当国王在花园里散步时,奴仆们就要操纵水力设施,使1400只喷尔喷水,否则监工就得受罚,路易十四死后,他的长孙路易十五进一步扩建凡尔赛宫,建了一座精致的小别墅,成为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王后的隐居处,后来又增建了一套房间。花园中所有的道路都是严格的几何形,并且分级对称,有统一的主轴和次轴。从建筑者意图看,这种严谨、理性的园林,既是一种园林艺术的新创意,使自然状态的植物、人为地更具审美情趣;又是一种体现国王权力的园林设计,具有中规中矩的政治含义。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最庄严、最美丽的皇家宫苑,1837年被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现在这座雄伟的王宫,每天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在此流连忘返,散发着法兰西民族独有的魅力。
凡尔赛宫的建成显示了处于鼎盛时期法国实力,也反映了法兰西人民的聪明智慧。从建成起,凡尔赛宫成为欧洲风靡一时的古典主义建筑楷模,被各国皇室竞相推崇与模仿,直到今日欧洲还有许多类似的几何图形布局的园林。从凡尔塞宫的花园出来,朋友们都发出無限感慨,如此优美的花园,真是人世间难寻,美侖美奐、赏心悦目的园境,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凡尔塞宫花园
卢浮宫
从凡尔塞宫乘大巴士,驶向另一座有名的法国宫殿卢浮宫。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宏伟和最富盛名的博物館之一。她装点了八个世纪的历史,並且一直是时事的焦点。卢浮宫异常丰富的艺术宝库中,收藏了超过300,000件作品。从1793年起,藏品开始向公众展出,我们这些后人才有幸观看这些精美的珍品。这次旅游公司又为我们配备一名法国女導游帶领,也是每人发一耳机,在人声顶沸的卢浮宫内,可单独清清楚楚的听到女导游的祥细講觧,又不影响别的参观团。在进入法国巴黎卢浮宫前,首先有一座震惊世界的建筑映入我们眼帘,这便是著名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卢浮宫金字塔实为卢浮宫博物馆入口,是由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设计建造,其丰富的现代艺术内涵和现代科学技术尝试,为这座城市甚至国家都增添了新的耀眼的光彩。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被称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蒙娜丽莎的微笑
在导游的講觧中了解到,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博物馆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卢浮宫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
走出卢浮宫,正因许多没有看全珍品而遗憾时,发现有一卖书的书亭,走向前去翻看一下,看到有一本〝卢浮宫不容错过的300件典藏精品〞的书,我的眼睛亮了,毫不遲疑地买下来,回家后可以慢慢地欣赏和品味。
香榭丽舍大道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又名爱丽舍田园大街,是法国巴黎城一条集高雅及繁华,浪漫与流行于一身的世界上最具光彩与盛名的道路。香榭丽舍取自希腊神话“神话中的仙景”之意,在法国,它被看作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位于卢浮宫与新凯旋门连心中轴线上的法国香榭丽舍大道东起巴黎的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地势西高东低,全长约1800米,宽100米,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道路是平坦的英式草坪,绿树成行,莺往燕来,是闹市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处。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
  另外,香榭丽舍大道几乎与塞纳河的一段是平行的,从大道向南便可以到达塞纳河了。两道8线行车的大街配上其间起伏凹凸的地势,在人行道上铺着淡色的花崗岩,并记以典雅、古朴的雕花灯柱,使这条大街气度非凡。香榭丽舍大街道路两旁商贾云集,不太长的街道两旁布满了法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银行、航空公司、电影院、奢侈品商店和高档饭店。您既可在其中消遣娱乐,又可采买购物,同时也可以欣赏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人间第一美丽大道之一的万种风姿。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看着大道中央车水马龙的繁华和大道两旁被浓密法国梧桐树遮盖下的悠闲,体会着巴黎人的生活和浪漫的名店,时装,电影院穿插其中,华丽,优雅。美丽,俨然成了它的代名词。人流中有的衣着光鲜,有的整结素雅,也有青春热烈,也有简单随意,却都没有丝毫的骄情与做作。 自1900年开始,香榭丽舍就成为了法国向世界展示它在各领域傲人成就的橱窗 ,现在它更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的汇集之地。沿街两旁路易·威登、星巴克、高级时装店、高级轿车展示中心、电影发行公司、影剧院、娱乐品专卖店、高品味餐厅、酒吧和夜总会、好莱坞星球、坚石咖啡星罗棋布,装点着这条浪漫又时尚的巴黎城最美的道路。可惜,在我们下午走在这条浪漫时尚的道路时,多情的巴黎下起了中雨,既是撐起预备好的雨伞,也抵擋不住风加雨的袭击,我们也和行人一起纷纷躲入店中避雨。無奈集合的时间到了,顶着纷纷扬扬的小雨,不甘心的回到旅游大巴士上。
法国大餐
我们今夜晚宴要享用法国大餐,我们有30多人隨导游前往。这是一位由东北藉国人开的法国餐馆,我们被帶上二楼。很快红酒、海鲜大冷盘摆上桌,每人点一主菜,女老板堆荐小羊排,我不喜欢吃羊肉,我点了一份魚。跑了一天,大家享用着法国大餐,喝着红酒,解除了一天的劳累,心情大好。晚间还要去红磨坊看歌舞。去了一下洗手间,回坐位时,房间灯光闪烁,看不清脚下,一不留神把下楼的楼梯当做平地,一脚踏空,眼看要掉下楼去,当时反应还算快,右手拉住了楼梯平扶手,左手抓住楼梯斜扶手,整个身体由于贯性,重重地撞在楼梯扶手的护拦上,吓出我一身冷汗。虽然这次旅游买了健康保险,不敢想像如果真的滚下楼梯会是什么后果。我重新站稳在楼梯口,稍稍平静了一下心、長長地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有驚無险,看看周围并没有人注意,再次坐在座位上驚魂未定、心有余悸,心还在怦怦地跳个不仃。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没有告訴大家我所遇到的驚险一幕。
红磨坊歌舞厅
 大家去红磨坊时,导游告戒大家,不要帶像机,不能帶大包,每个人紧紧跟上,别掉队。有导游的话,我紧紧抓住先生的胳膊,快速进入红磨坊歌舞厅。
到过法国的旅游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两个著名的歌舞表演厅,一个是位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道的丽都,一个是位于城北蒙马特高地脚下白色广场附近的红磨坊。如果说丽都具有美国百老汇风格,那么,屋顶上装着长长的、闪烁着红光的大叶轮的红磨坊则是较为 地道的法国式歌舞厅。印象派大师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名作《红磨坊》使这个歌舞厅蜚声世界。还有三部电影以红磨坊为主题,一部是法国大导演让·雷诺阿的《法国康康舞》,此外还有两版不同时期的同名电影《红磨坊》。红磨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那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使那
法国红磨坊夜景
一带充满艺术气氛,成为巴黎最别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区之一。由于艺术活动活跃,蒙马特高地街区那弯弯曲曲的卵石坡路的两侧,小咖啡馆、小酒吧生意兴隆。后来,这些小咖啡馆、小酒店里来了一些舞女,她们穿着滚有繁复花边的长裙,伴着狂热的音乐节奏,扭动着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挂着吊灯的天顶。当时英国人称这种舞蹈为“康康舞”,认为它很放荡,很下流,禁止在英国演出。
而今红磨坊已成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厅,是巴黎的一个旅游景点。如果说它仍保持着百年前某些特点的话,那就是舞者的装饰大致不变,上身裸露,披挂着华丽的羽毛服饰或金属片,但是观众与旧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观众是现代文明观众,怀着发现巴黎的心情来看演出,演员把演出作为一种光明正大的演艺事业,不像百年前的舞女,为取悦某一个或几个包养她的男人而强作欢颜。当我坐在桌前,侍者送上香檳酒和果汁,场内灯光灰暗,台上一男一女不住地说着、唱着,一直到晚9点才正式演出。我是第一次到法国巴黎,我依为红磨坊是跳芭蕾舞之类的舞蹈,想不到正式演出的,是女人上身裸露、披掛着华丽羽毛服饰或金属片,舞姿不堪入目,早知这样,真是何必花钱找罪受。一个小时敖下来,赶快出场。想不到场外等待入场的人,沿着路边排了好長好長的隊,等待入场看第二场演出。
在巴黎的第三天,我们匆匆忙忙参观遊览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协合广场、万圣山等。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采用交错式结构,高300米,由四条与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带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铁柱支撑着高耸入云的塔身,内设四部水力升降机(现为电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预制梁架,250万颗铆钉,总重7000吨,由250个工人花了17个月建成,造价为740万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吨。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与其说是建筑,不如叫做装配更为恰当。在设计、分解、生产零件、组装到修整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显示出法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
法国人说,埃菲尔铁塔是’首都的瞭望台’,事实的确如此。它设有上、中、下三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一个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300万人登临塔顶,俯瞰巴黎市容,叹为观止。我们这个旅游团,没有登塔的项目,只能观览和拍照,能仰望和拍照也心满意足也!本人到此一游!
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并非仅有一座,但最为壮观、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夏尔戴高乐广场〞中央的那座星形广场凯旋门,又被称为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位于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的中央,是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埃菲尔铁塔、星形广场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法国政府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巴黎凯旋门始建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政权的鼎盛时期的1806年,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奧斯特利茨战役中大数奧俄联軍。翌年2月12日拿破仑下令建此凯旋门。断断续续經过整整30年,才于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凯旋门高48.8米、宽44.5米、厚22未,中心拱门宽14.6米,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內刻有跟隨拿破崙远征的286名将軍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史。凯旋门建成后,到19世纪中期,又在其周围修建了圆形广场以及12条放射状道路,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凯旋门
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上去后第一站有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著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和法国的各种勋章、奖章。另外,还有两间配有法语解说的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凯旋门的顶部平台,从这里可以鸟瞰巴黎名胜。
凯旋门四面各有一门,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像,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的286名将军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其中刻在右侧石柱上的《马赛曲》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不朽艺术杰作。上面描绘了 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拱门上方四壁的浮雕是庆祝拿破仑凯旋归来的情景。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单一的颜色和精美的浮雕给人一种庄严、朴素的感觉。爱德华凯旋门为近代凯旋门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象征19世纪初期法国的纪念。1920年在洪洞下建立了“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灭的火焰。
巴黎圣母院
参观巴黎圣母院的人很多,我们排在長龙后面慢慢地向前走。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巴黎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 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
巴黎圣母院外景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严谨肃穆,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南侧玫瑰花形圆窗,这扇巨型窗户建于13世纪,但在18世纪时作过修复,上面刻画了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情形。其色彩之绚烂、玻璃镶嵌之细密,给人一种似乎一颗灿烂星星在闪烁的印象,它把五彩斑斓的光线射向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玫瑰窗
“长廊”上面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是彩色玻璃窗。装饰中又以彩色玻璃窗的设计最吸引人,有长有圆有长方,但以其中一个圆形为最,它的直径有九公尺(约10米),俗称“玫瑰玻璃窗”,其直径,建于1220-1225年,这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以前的神职人员借由这些图像来做传道之用。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人很怕德国人把它抢走,所以拆下来藏起来了。右两侧顶上的就是塔楼后来竣工,没有塔尖。其中一座塔楼悬挂着一口大钟,也就是《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主体部分平面呈十字形,向所有的哥特式建筑一样,两翼较短,中轴较长,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90米的尖塔。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仿佛与天穹相接,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这个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
巴黎万圣山
巴黎万圣山本来是献给巴黎的守护神圣什内维埃芙的教堂,后来用作国家重要人物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又名先贤祠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
巴黎万圣山 建于1757年—1790年,是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综合了卢佛尔宫的柱廊、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及哥特风格的支撑体系等几个方面的特征。然而,其设计方式却蕴含了许多进步的思想,作为古典建筑形式与哥特建筑结构理性和庄严结合起来。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前地轻,墙薄、柱子细。穹顶是泥的,内径20米,中央有圆洞,可以见到第二层上画的粉彩画。穹顶顶端采光亭的最高点高83米。万神庙西面由22根柱子组成的巨大柱廊耸峙在台阶上,柱高19米,配置方式奇特。柱廊上立三角形山墙(即”山花”),这是古希腊神庙正面的顶部特征,这里对山花的使用在巴黎还是第一次。檐壁上刻有著名的题词:”献给伟大的人们,祖国感谢你们。”山墙壁面上有著名雕刻家P·J·大卫·当热的大型寓意浮雕:中央台上站着代表“祖国”的女神,正把花冠分赠给左右的伟人;”自由”和”历史”分坐两边。这件作于1831年的浮雕,是大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目前万神庙中安息的名人有伏尔泰、
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居里夫妇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待遇。神庙中有一幅巨大的油画,画的是法国历代皇帝的肖像,非常珍贵。
  我们来到万圣山的时侯,多雨的巴黎又下起了小雨,我们打着雨伞顶着风雨,从西侧的的台阶,互相搀拉着登上了山顶,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12根高大的廊柱。从正面进入教堂,虽然有许多来目各国各族各肤色的游人,教堂里面却安静、肃穆,有人静静地观看,有人坐在長椅上默祷,祝先人们安息吧!走出先贤祠大殿,有一条繁华的,眾人拥挤不堪的商业街,到处是卖纪念品的商店和卖食品的摊位,我们买了几件标漂亮的纪念品。从人群中穿过这条商品一条街,从西侧慢慢走下山来。上山时朱導就告誡大家,这里人多小偷多,不要理采生人的搭訕,小偷会借各种办法偷走你的钱包。有了朱導的提醒,我们夫妻二人,察言觀色注意周边的每一个人,还真注意到有行迹可疑的人,我们早有警惕,还好大家都安全下山。朱導一点人数,还是少了一位老人。朱導让大家去大巴士上集合,他帶着另一对夫妻去找,转了半天没找到,当我们都坐上大巴士时,发现那位老者在街上转,原来他早就下山,可是迷了路找不到大家,这下朱導和大家舒了口气,開车去协和广场,今天最后一个景点,也是这次欧洲六国遊的最后一个景点。
协和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协和广场始建于1755年,由当时任职于路易十五宫廷的皇家建筑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Jacques-Ange Gabriel)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于1775年完工。卡布里耶首先为协和广场设计了一个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的八角形广场的雏形。为了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果,他选择了与当初建巴黎的那些皇家广场不同的方案。他将协和广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们在此可远眺杜乐丽花园的千叶起舞,可俯视塞纳河的波光荡漾。广场两端有卡布里耶的另两部杰作:法国海军总部和克里翁大饭店(l'Hotel Crillon)为协和广场划出了终点线。1778年,在现在成为高级酒店的巴黎克里翁饭店里,法国曾经与美国缔结法美同盟条约及通商友好条约,承认美国独立。 在广场的四面八方分别矗立着八个代表19世纪法国最大的八个城市的雕像,西北是鲁昂、布雷斯特,东北是里尔、斯特拉斯堡,西南是波尔多、南特,东南是马赛里昂
矗立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入口处,由雕塑家库斯图(Coustou)最初为太阳王路易十四位于马利乐华的离宫花园所雕造。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在位于巴黎西边十五公里的马利乐华小城为自己兴建一座比凡尔塞宫更为隐秘的离宫,设计师在广阔的离宫花园里建造了众多华美的喷泉水池与雕塑。1794年这座雕像被从马利乐华的宫廷花园里运送到巴黎,而后被安放在协和广场上。今天矗立在广场上的这座雕像是复制品,真品则保藏在卢浮宫里。
在1835至1840年之间,协和广场上又增设了两个场景宏大的喷泉,和一些装饰华丽的纪念碑。纪念碑以船首图案装饰,是巴黎城的象征。两个喷泉则是着意体现当时法国高超的航海及江河航运技术。实际上这两个喷泉只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广场的北边是河神喷泉,广场的南边是海神喷泉。埃及方尖碑广场正中心矗立着一座高23米,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1831年由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赠送给法国的,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迹。当初运输这块23米高,230吨重,由一块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方尖碑,可谓是大费周折。从埃及卢克索到法国巴黎一路的千难万险千波万折可以成就一篇空前绝后的英雄史诗。最终,这座方尖碑在经历了两年半的海上航行之后于1836年十月运抵法国。路易-菲利普把这座方尖碑当作他在保皇派和共和党之间政治中立的象征标志立在了协和广场上。这座方尖碑在三千多年前被雕成后一直与它的孪生兄弟——另一块一模一样的尖碑一起一左一右的守护在埃及卢克索的底比斯神庙的大门两侧。 碑身纵向刻有三行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述了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的故事。人们在安置方尖碑时还开发出了它的另一个功用:它成为了一个巨形日晷的晷针,而协和广场则成了“晷面”。每天随着日移地转,方尖碑在协和广场上一分一秒默默地投下时间,时间又一点一滴静静地凝集成历史。
协和广场方尖碑和喷泉
来到 协和广场雨已經仃了,真难以 置信,在1792到1794年间的恐怖统治时期,共和军曾在此广场处决了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皇后玛丽·安托瓦耐特(Marie-Antoinette)等大约1100名皇室成员及保皇派。结束了他们性命的这座曾设在协和广场上的断头台,据说还凝聚了被它断头的国王路易十六的“智慧”。它起初的设计是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无痛地处决死囚”。路易十六在为断头台的设计出谋划策时,绝对不会想到他也是在为自己设计死亡方式。 协和广场一直象个上演真实历史剧目的大舞台。过去,人们曾来这里观看大革命的恐怖屠杀,现在,我们来这里则是为了感受历史发展,体味都市变迁。站在广场的中心放眼宽广的香榭丽舍田园大道,您可以一眼望到路尽头的凯旋门,还可看到左右两边著名的国民议会大厦波旁宫(le Palais Bourbon)和玛德兰大教堂(la Madeleine)。
我们凤鳳凰城参加旅游团的10人,在协和广场拍了合影,每个人都在协和广场留下了最美好的身影和深刻的记忆,从内心发出無限感慨,再有威振四海的君王,也会被历史的车轮压碎,只有人民是永恆的。
结束了巴黎三天的游览,也就结束了GREAT欧洲六国之旅,在10月14日乘上飞往美国佛羅里達洲迈阿密的飞机,这一路感谢有神的保守,我们完成了旅途,平平安安地回家了!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