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真:老骥伏枥 壮志兴学

老真:老骥伏枥 壮志兴学
   离开评为”最适宜居住”的西雅图,乘车穿越温哥华上渡海驳轮,去参观”世界著名花园”维多利亚港,再折回来被香港人誉为”天堂”的温哥华游览市容,然后坐伊丽莎白公主号游轮上北冰洋阿拉斯加去。徜徉在这座”海上皇宫”,七天六夜,享受着皇室贵族般的生活。
   自阿拉斯加飞回凤凰城,从极寒地带回到最热的地方,煞然像倒颠了亁坤。太冷太热难以适应,温温和和最适宜老人常住。从凤凰城往西大约四百英里的洛杉矶,全年阳光明娓,四季分明,冷热变化循序渐渐进。七月下旬,驱车五个半钟头.抵达了这座”天使圣母玛利亚城镇”。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人口近四百万。华人超过五十万。这里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好,近年一些好友迁移过去。到了那里,颇有”回乡探亲”之感。一连几日,与开平亲友聚会,乡音乡情,乐也融融。
   那天,与自乡间回洛城的周老先生饮茶,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开平市当局要大手笔投资发展教育事业,正在筹划千万元以上人民幤,用以把开平第一中学建成为设备一流、环璄优美的学堂。首期工程是把东侧平地开辟成大庭园,建一座可容千人以上的大礼堂。身为开平一中名誉校长的周老先生,这趟回美是要与在三藩​​市的另一位名誉校长方老先生商量,发动善长仁翁,尤其是校友乡亲,捐款赞助。两位老先生表示,首期捐献每人五十万元以上。
   周老先生高龄九十,仍在为振兴家乡教育事业,奔波海内外,劳碌于乡里间,可谓”老骥伏枥”,壮志不减”当年”。
   提起周先生”早年”的阅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年前,周老父亲旅居北美,留下周老母亲,携带他兄弟俩在乡间读书。这时,教育家吴在民从海外留学归来,任广州国民大学校长。为了振兴家乡开平教育事业,旋回北美筹款。他把乡亲慷慨解囊捐献带回乡间,一半钱用在长沙”民办”的开侨中学,让校舎建颇为完善颇具规模;另一半钱用在赤坎”县立的”开平第一中学,建成了堂皇富丽的教学大楼。对于宿舎、礼堂及校园等设施、打算待县府拨款兴建。少年周先生就在这里读初中,然后升学到广州读高中、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时任吴在民校长,带领国民大学师生往开平,阳江阳春等地转移,设临时校舎上课。周先生作为流亡学生,到了阳江。在抗日救亡热浪中,周先生投笔从戎,在国民党将领张发奎部司令部服役,接受战火的洗礼,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经受了考验。抗日胜利后,他重新回大学.求真知,长学问。祖国新政权建立初时、刚好大学毕业的他,满腔热血参加工作。不久,他辗转到香港。 1968年,移居美国,在纽约打工。 1972年,转到凤凰城,在中餐当厨师。此间,热心参加华人社团的文化、公益活动。报人常与这位老前辈联系,成为忘年之交,深受教益。
   周老先生夫妇在美用辛勤的汗水抚育了后代成长,现儿女们均有成就。夫妻俩获得了在香港及美国的儿女们的敬重、孝顺。近十多年.老夫妻来回于香港、洛杉机安享颐年。祖国开放改革后,周老先生经常回乡。耳闻目睹,乡间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迸​​发出为振兴家乡出力的热忱。他坦诚地说:人到百年。有识之士要让它成为有益于社会的财富呀!教育是社会兴盛的根基,振兴教育是我这老人的归宿吧。这些年来,他夫妇俩偕儿子(三公子)一起,为家乡百合花莲学校、​​苍城学校和开侨中学等学校捐款近百万元办学经费。为母校开平一中捐献了四百多万元,建成女生宿舎和男生宿舎。这次,他与方老先生带头发起,发动校友乡亲,协同政府为完善开平一中数十年尚未实现建设规划而献力。乡人赞誉为他:”又一个吴在民”。 ”老骥伏枥壮志兴学”的佳话,传遍四邑侨乡。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