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山是著名侨乡,这是不少人知道的;但在漫长的侨乡形成的过程中,台山人由逐步的富庶,娇奢,虚荣而形成的金山情结,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台山之所以成为华侨之乡,主要是由于穷;穷才到异国他乡谋生。大概台山的前辈们是把这当为谋生存求发展的最好前途,所以凡出洋都叫做”出路”。后来到美国的人渐渐多了,才有所分别地把去美国称为去”花旗”。再后来,美国西部加州发现大金矿,大批台山人通过偷渡或卖猪仔,去那里加入淘金行列。而中国人初到美国,主要在三藩市上岸,并在这一带作金矿工人,华侨就称三藩市为”金山”也可能因金为富有的象征,台山人就把去美国,甚至凡去美州均称为”去金山”(至于三藩市现称旧金山,是为区别于后来澳洲墨尔本也发现大金矿,又有大批华人被拐骗前去开探而冠名的新金山),且渐渐以”去金山”为荣为傲,以致不知不觉地常把金山二字挂在嘴边,从而产生了不少带”金山”的名词。例如:
凡从海洋回乡的华侨叫金山客;上点年纪的华侨叫金山伯;华侨的妻子叫金山婆;不事劳动,游手好闲的华侨子弟叫金山少。
华侨装物回乡的箱子叫金山箱;捆绑金山箱的绳子叫金山绳;随金山箱带回的炊具,用具,分别叫作金山锅,金山熨斗,金山锯,金山剪,金山刀仔等。
食物方面,则有金山糖,金山饼,金山橙等。
总之,”金山”融入了台山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台山人的生活与命运,也孕育出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试择要述之。
金山伯的辛酸
华侨眷属的生活,无疑显得风光。但这种风光,掩盖着海外金山伯的多少辛酸,在家享清福的金山少,金山婆是不知道的,更非看着羡慕的人所能体会。
最老一辈金山伯被洋人赶着挖金矿,筑铁路那种艰险与辛苦不用说,不死的已算幸运。就是后来的,亦由于言语不通,可谓又盲又聋又哑,一般只是开个家庭式的洗衣馆,小餐馆,小杂货店,或是兄弟朋友联手合作垦荒种植,甚至替人当苦力,傭工。有一首歌谣叫《八磅生涯》诉尽了台山先侨的艰辛:”一把熨斗八磅重,十二小时手不闲。一周干满七天活,挣了一点血汗钱。捡到洗,熨到叠,为了一碗活命饭,辛苦劳累在金山。” 就这样,辛辛苦苦的省吃俭用,积攒几个钱汇回去赡家养儿,真是每个钱掰开来都是血和汗,还沾着不知多少泪水。曾听一位老归侨说,白天辛苦还好受,最难的是晚上停下手来那种孤苦伶仃的孤独感。每到更深人静,想起故乡亲人,想到寄人篱下,受欺无助,常常落泪难眠。他说这种辛酸苦楚,很难用言语形容。又曾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山归侨副县长谭威伯说,有位乡里耐不住孤寂的折磨,想家直想到疯了。令人唏嘘不已。
金山箱的辉煌
金山伯在异国他乡捱世界,辛酸是辛酸,但经过一定时间的艰苦奋斗,也有不少人像旧社会”受欺的媳妇熬成婆”一样,总算可以返一派(趟)唐山,或谓”衣锦还乡”了。
当年金山客回乡,是用一两个漆皮大木箱装着东西坐船回来的。船到荻海或公益码头抵涉 , 即僱苦力或由房亲青壮年人将金山箱抬着,与前来接船的家人和早已得到通知的亲朋好友一起回家。人们一看便知是金山客派头,一路上引来不少羡慕眼光。进得村来,候在村头看热闹的老人与小孩,啧啧有声地簇拥着他跨过同亲阿婆点燃的火盆走进家门。此时此刻,金山伯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金山箱抬进厅邸(中厅)擱着,待金山伯稍事休息,便择日通知四亲六戚前来一起开箱分物。按台山习俗,这次亲戚前来,名曰”瞄银窑”(窑台山话说作牢)。有钱者挑来大担糍糕,还有毛鸡与三牲;穷人家则从笼里捉只自养鸡当手信亦可。待亲戚到齐,拜过祖先又给村中各家各户分过糍糕,便是开箱分物时刻了。
那时国内物质匮乏,金山箱里亮出的东西,自然让人大开眼界,除衣服,布料以及当礼物分派的糖饼,香皂之类必有之外,铝饭锅,铜水煲,铜脸盆,熨斗,菜刀,斧子,手锯,洋钟,洋剪,洋伞,甚至连劈柴用的劈斧,开山用的羊角锄等等,凡有助于家乡子侄生计的,可谓应有尽有;这次没带的,下次准会带回来。抗战胜利后,我们家乡有个出国兵还带回来一箱子的长短枪支。此前贼匪几乎每年打劫他家一两次,此后就再没敢”光顾”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美国用电炕的格子糍据老一辈归侨说,旧时是插进炕饼的熊炉里炕的,故叫炉底糍。炉底糍的格子比今天的小,一式圆的,不像今天的有圆有方;也较薄。生铁铸的夹子,有长长的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少台金山伯也把这家生带回了家乡,而且配上炉子,虽变成炉子上炕,但仍习称炉底糍。炉底糍即炕即卖,格子里盛满白糖,摺成半圆,即成夹心,软中带脆,入口香甜,解馋之极。解放前此物遍及台山城乡墟集,成为很有特色的侨乡风味小吃。
更加值得提到的,是一九一三年附城谭姓金山伯带回家乡的排球。其本意不过是为了让子侄有正当的文娱体育活动,以免染上不良嗜好误入歧途,没想到金山箱里的几个排球,会培养出一大批排坛好手,六十多位排球健将,在华侨之乡孕育出一个排球之乡,为家乡赢得”全国排球半台山”的辉煌。
金山路的吃香
金山路,除使人羡慕,向往外,最实际的体现在嫁娶方面。过去男女婚嫁,基本上是凭媒人介绍,所以媒人在侨乡台山以致四邑(包括社会,开平,恩平),可以说成为一种职业,而他(她)们的”生意”,又多着眼于金山客与金山少(因媒人银按”质”论价),凡向女方介绍对象,必先言明有无金山路。每有金山客回乡娶亲,媒人婆嗅觉特别灵,争相上门撮合;被介绍的女方,当然也求之不得。有谣为证: 少小去金山,三十始回唐。媒婆索尖眼,四处走忙忙。母女见渠心都爽,三句唔不到就领糖。
所谓媒婆索尖眼,意为眼尖,贪婪。”领糖”者,下订也。如果没人上门,未及说明男方家世,女方也必先问有无金山路。因为嫁金山客或华侨仔是普遍的首选。那时就流行一首这样的民谣:”金山客,金山少,满屋金银绫罗绸。今世唔嫁金山少,哪得富贵又逍遥?”
可知,即使不嫁个金山客,起码也要嫁个金山少,因为金山少不但眼前有父祖辈寄回的大把钱,而且也将有成为金山客,使自己成为金山婆的一天,可以悠哉游哉地享尽富贵荣华。只可惜少有明向”福兮祸为伏”的道理。
金山婆的悲惨
金山婆穿金戴银,绫罗绸缎,神光颈靓,表面看来十分风光,不少人以为她们幸福而羡慕。可她们内心的寂寞与凄楚,哪是旁人所能体味?
旧时的金山婆,守生寡的多。金山客亲自回来结婚,即使婚后过了三朝即告别离,以后十年八载能回来团聚一次,育他个一男半女还算好;最难堪的是那些以公鸡代丈夫拜堂的,有的一世没见过丈夫面,夜夜枕冷衾寒。就算养个螟蛉子,但稍大又买”出世纸”去金山,以致有的华侨家庭,住着两三个寡妇也不奇怪。这虽是个别,但也可见金山婆惨情之一斑。
守生寡还未算最惨。最惨的,是华侨眷属向靠侨汇过活,大多不是生产,一遇灾荒,生活便难以为继。抗战沦陷期间,苦难终于降临。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侨汇断绝,他们很快吃光了积蓄,便开始卖金器首饰,继而卖故衣维活。到了一九四三年,台山又遇上天旱大饥荒,不少金山婆迫得携儿带女,向阳江,阳春,新兴,云浮等县逃荒。有的饿死路头,有的卖儿卖女,最后连自己也被人卖掉。当年阳江城南强大酒家门前,曾出示一个这样的大广告牌:?#26412;店新到大批台山金山婆,分上,中,下三等,任君选择,价钱面议。”一九六〇年,笔者为写台山县誌之侨乡誌到阳江采访,正好下榻于仍存的南强酒家,而且从旧报纸录下这一不堪的广告。十多年前到阳江闸坡旅游,墟里有个老太婆跟我攀谈,仍讲的满口的台山话。她就是那时逃荒来的金山婆。提到往事,她说不堪回首,不愿多说。
金山橙的荣耀
旧时的金山客带回的大甜橙,台山人只知称之为金山橙,却不知这些金山橙是金山伯刘金缵培育出来的。据台山华侨誌记载,刘金缵是台山附城横湖乡人,生于一八五八年,十二岁赴美,初在一家鞋厂当童工,每周日到一间免费学校学英语。不久他认识了美驻华外交官蒲安臣的堂妹芬妮。芬妮喜爱园艺,知他也有此兴趣,又聪明能干,便请他到自己的果园帮工,负责他的生活和教育,并帮他加入美国籍。
刘金缵曾跟母亲学过植物嫁接与花粉传授,到了芬妮的果园后,便着手培育瓜果新品种的试验,初次育出早熟苹果和西红柿新品种。继而在气候温和的佛罗里达州,专心培育他最感兴趣的橙果。橙是西班牙人于十八世纪从中国移植到佛罗里达州的,质劣怕潮易烂。经过刘金缵的改造,培育出一种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质品种:果实甜而多汁,无核,长期挂在枝头不腐烂,收获又好贮藏。新橙一八八八年问世,大受欢迎;很快行销全美,人们称之为”刘橙”,华侨直叫”金缵橙”,带回台山,则被叫作金山橙。
金山橙之外,刘金缵还培育出多种优质水果新品种,誉满北美,被称为”植物魔术师”。一九一一年,美国果树栽培学会授予他怀尔德银质勋章,表彰他培育”金山橙”的功绩。
刘金缵所培育的水果新品种,使不少果园主发了财,但他终生独居,一贫如洗,生活常靠朋友接济。一九二五年逝世后,德兰镇商会和佛罗里达州的果农集资为他办了丧事,并为他置像立碑纪念。在一九三三年芝加哥世博会和一九三九年纽约世博会上,都安放了他的半身像,说明美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为美国园艺做出重大贡献的台山金山伯。
金山刀仔与我
本人的祖父是个小商人,父亲教过书,出过洋,是个小有名气的乡绅。但在我出生那年,家道便开始中落,且幼年失怙,又是丑时出生,所以爱我如命的母亲,常解嘲说我是丑命儿。幸得也曾做过金山婆的母亲坚韧耐劳,让我读上书。虽家无长物,但一把锋利的三开金山刀仔,成了我的至宝。上初中时,见一叶姓同班同学自制了一把小提琴,羡慕之余,就以这把金山刀仔,和在地摊买的一把圆口鑿为主要工具,回家拆掉破烂的金山箱,选出两块纹理密致的板子做面板,从后山锯一截木质细嫩的”杨标”和香木做底板,琴柄及外圈。削削剔剔的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一把得到行家认可的小提琴居然诞生了。后来又用这把金山刀仔,做了一把二胡和秦琴。小小的金山刀仔这么大的功用,今天回想起来真连自己也不敢相信。可惜文革期间,因家属下放回乡把它带回了乡下,被人偷了去,令我耿耿于心。直到十多年前,不期在一古玩摊见到一把相似的金山刀仔,乃不问价钱,即时收藏起来,庶几弥补了我多少年来的失落感。〇五年首次回乡,把它放进行李,要带它回”金山”来,谁知经香港返美前一天,一同回乡而先期返美的亲家来电,说香港海关检查甚严,带小刀恐被抄出没收,只好暂放亲戚家。亲戚后来托朋友带回台山交我女儿。当时我并不知道,过了一段时间知道后,去电问女儿,她却说不知道随手放到哪里去了。原来她不懂得这把金山刀仔对父亲的意义,真使我着急又生气。老实说,而今身在美国,好的金山小刀新新旧旧都已有一两把别样的,但敢情是怀旧思想的支配,总觉得新不如旧,此旧不如彼就。直到最近回乡,翻箱倒柜,终于把它找出带回”金山”来,置于案头可玩可用,不亦快哉。
金山歌谣记世情
往昔台山人的金山情结,从台山流行的一些金山歌谣者,可以说展露无遗。除前面引述的两首外,还有抒发不同情怀和愿望的,如:十一月冬,十二月年,阿爸金山多寄钱。新年人人做新衣,买个肥鹅过新年。
这是儿歌,反映侨乡过春节的习俗,人人(特别是小孩)穿新衣,杀鸡宰鹅。还说明华侨给家里汇款,以春节为大宗:既供自家过新年用,又要分送四亲六戚。故有”阿爸金山多寄钱说。喜鹊喜,贺新年,阿爸金山去赚钱;赚得金钱千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旧时金山客,回乡三件事:起屋,买田,娶媳妇(或老婆)。这首儿歌只说了两件,下面这首就补足了:喜鹊喜,贺春来,阿爸金山寄钱回,阿妈托媒去说亲,同哥娶个新娘仔。从这几首儿歌,也可以看出,侨乡的金山少,自小便打上了”金山”烙印,说什么都离不开钱,却一点也不知道”阿爸”在”金山””赚钱”多么辛苦。大概也由”金山银”特别好用吧,在台山妇女的心目中,择婿对象除了”金山客”就没有其他了,这几乎成了很长时期的风气。请听: 有女莫嫁读书君,自己闩门自己睏;有女莫嫁做饼郎,一年睏唔到半年床;有女莫嫁香港仔,香港揾钱香港使;有女莫嫁南洋客,荷包成日啪啪啪;有女莫嫁耕田人,满脚牛屎满头尘;有女要嫁金山客,打转船头百算百。
为什么呢?世道偏偏如此现实,多少穷家女,一旦嫁到金山客,就山鸡变凤凰,原来的自卑即一扫而光,变得贵气而虚荣起来:春花李,李花开,妯娌行埋(走在一起)讲比赛:找个老公去金山,月月银两有寄回。快托媒人买妹仔,夫君年尾就回来。
丈夫从金山回来,要买个婢女服侍呢,可算”赛”到家了。
本来,历史上台山”风俗素崇俭朴”,但”自同治初以来,出洋人多获资回华,…专尚华美…斗靡誇奢,风气大变”。(清光绪年间新宁(台山)知县李平书语)这种状况,海外华侨是知道而有所担忧的,所以在寄瞻家费的同时,也给妻子写信告诫:禾雀仔,满天飞,爹在金山寄信归:劝娘莫养娇娇女,劝娘莫养浪荡儿。娇娇女,浪荡儿,终须败坏我门楣!
但是,劝告归劝告,”专尚华美”,”斗靡誇奢”,不是劳动生产,既已成了风气,就难免侨汇一断,饥荒一来,便成惨剧。
当然,也不是所有台山姑娘,非金山客不嫁,相反——–有女莫嫁金山客,调转船头唔记得。有女要嫁生意佬,照鱼晚肉生活好。
如果认为这也是为了富有,讲享受的话,也有不是这样的有女莫嫁金山客,别了妻儿唔记得。有女要嫁耕田人,朝见晚见好知心。
为了朝见晚见,宁肯同甘共苦,怕什么”满脚牛屎满头尘”!不然,又可以说”咸鱼青菜,各有所爱”?
总而言之,金山客你嫁也罢,不嫁也罢;金山婆,金山少,喜也罢,悲也罢,台山人的金山情结,就是这样,多少年代”剪不断,理还乱”。如果认真细细道来,是可以写成一本书。不过时移世易,台山人也早已与时俱进,今非昔比了,亦可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也。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