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中国对内幕交易真能“零容忍”?

新闻评论:中国对内幕交易真能“零容忍”?

(纽约时报中文网财经评论员 王强)

  中国海洋石油(下称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Nexen)公司一事,极有可能因为牵涉一桩内幕交易案而生变数。果真如此,这对一直希望国际化的中海油来说,将是一次重大打击。

  揭露丑闻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今年7月23日,中海油(香港交易所代码:0883)宣布对在美国上市的尼克森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NXY)启动收购方案。警觉的S.E.C发现尼克森的股票此前出现异常波动,随之展开调查。

  四天后,S.E.C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披露了与中海油有密切生意往来的熔盛重工(香港交易所代码:1101)创始人及大股东张志熔涉嫌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事宜,张志熔被指称通过内幕消息获利逾700万美元,随即S.E.C对其账户内的3800万美元资产进行了冻结。

  S.E.C报告公布后,有分析认为,中国最大民营船企熔盛重工的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张志熔不会因为这700万美元以身犯险,因为其与中海油关系密切,不排除是中海油内部人士想通过此交易获利,而请张志熔代劳。

  此猜测在某种程度上正得到证实。应S.E.C要求,中海油和涉及交易各方已经就这桩内幕交易案开始进行自查。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海油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交易涉及上百人,仅中海油就有几十人。

  就具体案件来说,显然远未到下结论的时候。人们除了关心内幕交易的细节外,更关心的是,到底谁是操纵内幕交易的人?在这场交易中,中国央企中海油到底哪些人牵涉其中,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目前,中海油只是应S.E.C的要求进行自查,虽然中海油可能由于考虑到国际形象以及今后在跨国收购时仍需美国方面批准,会配合调查,但美国S.E.C毕竟对中国的央企没有直接的法律约束,如涉及到重要人物,中海油能否大义灭亲?

  不论美国是否有借打击内幕给中海油海外收购设置障碍之嫌,美国打击内幕交易的效率和程序设置都值得中国有所借鉴。

  在中国国内,上市公司的重组和并购过程,也是内幕交易的多发时段。就在美国调查张志熔涉嫌内幕交易之际,张志熔在中国可能会面临另一场内幕交易调查。去年4月,熔盛重工宣布对全柴动力(上海交易所代码:600218)进行要约收购。不过,今年8月22日,熔盛重工爽约,称一年内不再重启全柴动力收购。此举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并质疑收购过程中存在内幕交易。

  《证券时报》报道,有小股东已经向公安部、证监会举报要求相关部门彻查内幕交易可能性。《第一财经日报》也披露,早在2010年4月,有关全柴动力重组有潜在收购方的消息就已经小范围传播。一些投资者还将此次收购中,有关具体参与人员亲属违规买卖股票的情况,向安徽当地的证监局进行了举报。该媒体调查说,”熔盛重工试图从全柴动力全身而退,其原因不仅仅是股价腰斩、造船主业萎缩和资金链紧绷,内幕交易或许才是那团想包住的’火’。”

  其实,通过内幕交易获得非法收益的丑闻自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之日起就存在。19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席卷沪深股市的”基金黑幕”风暴,随后中国股市”黄金十年”中出现的大量老鼠仓,都严重动摇了中国股市的根基。

  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过去一些年来,中国也试图通过修改刑法、加强外部监管和增强信息披露制度等做法来限制内幕交易的发生,但是效果不佳。

  2011年10月底,原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后,更是高调声明对内幕交易坚持”零容忍”,强调对于内幕交易决不手软。从今年7月开始,证监会派出了200人在全国通查内幕交易。市场层面认为,一场极其严厉的监管风暴正在拉开,与当年严打基金黑幕和券商乱局遥相呼应。这可能是中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监管风暴。

  郭树清的决心确实开始引起各个层面的反应,过去的一些大牌基金经理受到外部生态的变化,开始收缩甚至退场,而一批内幕交易案件也正处于调查和审理之中,一大批涉案的机构和上市公司开始浮出水面,表面上看,确有一战到底的态势。

  但是,外界和郭树清都清楚,决心与现实之间还隔着一条多么深的沟壑,所谓”零容忍”只不过是施政理想罢了,真正兑现绝非易事。不要说央企等强势集团不敢轻易碰触,即使是针对一些涉案的普通上市公司的处理上,也并未看出惩戒的力度有多大。

  比如外界注意到,宁夏新日恒力一案中,该公司董事长肖家守把重组信息泄露给妻子,其妻买卖宁夏恒力股票(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65)并获利13万元。结果只是罚款15万元,而不是5倍上限的65万元。违法成本如此之低,如何起到威慑作用?

  更何况,郭树清的对手绝不仅仅是些”小偷小摸”之流。在目前的中国,有很多利益集团凌驾在监管之上或者游离于监管之外,那些权力拥有者或者躲在权力背后的江洋大盗和坐庄者们可以轻松操纵内幕交易而不担心法律的打击。

  不能说郭树清没有能力,和曾担任过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一样,他们都是学者型官员,都有着廓清中国证券市场的远大理想,但周小川的市场化改革最终被认为是黯然收尾。高调的郭树清能否走得更远,市场的期待似乎并不高。

  起码目前来看,郭树清绝非幸运之辈。他上任不久,中国股市就跌入谷底,抱怨声不断。已经有不少声音建议郭树清辞职。这些声音不论来自受伤的股民,抑或来自抵制郭树清新政的既得利益集团,都说明郭树清未来的路充满险阻。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