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优秀,自幼儿园开始,上的就是省城最好的学校:省政府机关幼儿园—-师大附小—-外国语中学;孩子运气还非常不错,初中毕业那年,正好上海几所大学的附中面向全国招生,孩子做为本省唯一的一名学生,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附中(当年上外附中仅招了一个班40几名学生)。并且,孩子综合素质方面也不错:小学阶段钢琴就过了八级,绘画比赛还得过记不起名头的什么全国奖,篮球也打得不错;一个女孩子家还喜欢拳击,会的乐器有钢琴、吉他、二胡,还玩过一段时间的葫芦丝。
记得是孩子高一刚去上海的时候,恰逢我自己大学毕业二十周年,有热心的同学张罗着搞一次聚会。自毕业之后,同学就天涯海角分散在世界各地:留守在国内大约不到十人,其他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等均有。国内的同学见面相对容易一些,而这些出了国的,几乎毕业后都未曾见过面。
带着孩子参加了这次难得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上,我当年的老师(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老一批的学部委员)的一席话让我下定决心送孩子留学:
他的话的大意是:现在的高校,不同于我们当年在校的那个时代,老师不愿意教,孩子不愿意学。老师都忙着赚钱去了,学生则忙着谈恋爱。(原话更直白也更激烈)
原本我带孩子来参加聚会,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报考我的母校的。
这次聚会之后,孩子就着手准备留学的事情:在高二的时候,将TOEFL/SAT全部靠完,记得当时SAT考试,大陆没有考点,还专门去香港考了SAT。
在高考之前,孩子顺利被一所不错的美国大学录取。在已经取得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后,继续参加了国内的高考,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被上海一所高校录取。
孩子在美国几年,得到了很好的磨练,除了顺利通过学校的全部考试之外,还参加了很多校外活动。期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孩子在迪斯尼打工一年,这边要上课,那边课余还要开车一个多小时驱车一百多公里,去迪斯尼上班。
结果证明了我老师指定的教育方向是正确的:孩子初中阶段的几个同学,他们在国内已经上大学,但不甘于在国内谈恋爱打游戏混文凭虚度光阴,最后选择放弃国内的大部分学分(申请美国高校时,他们不认可国内的部分课程),去美国或其它国家留学。
孩子在美国几年,经历了不少磨砺:包括第一次踏上美国国土时海关人员的刁难、包括洛杉矶的森林大火惊吓等等;也见识学校里的黑人学生的放荡不羁甚至吸收大麻等等,不一而足。
孩子大学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立即读研究生,而是选择了先工作。她在美国的一家知名银行干了一年,今年夏天回国,现在在一家美国的公司上海分公司上班。
孩子希望透彻的了解社会,然后决定自己应该在什么专业方向继续自己的学业。
我感觉孩子完全成熟了。我也感觉对孩子的培养没有走错路。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