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扬
不管卡扎菲本人的結局如何,利比亞已經進入”後卡扎菲時代”了。
在所謂”阿拉伯之春”的正統敘事中,利比亞已成為繼突尼斯和埃及之後第三個取得了”人民革命”勝利的北非國家。
這個敘事很宏大,席捲北非和中東的政權更迭還遠遠沒有結束的意思,人民革命的洪流所向,矛頭所指,還有仍在負隅頑抗的敘利亞、也門、摩洛哥等國政府的反革命堡壘。
在卡通版政治圖畫中,這是世界性民主革命的最新進展,是全面清除專制政體的最後戰役,是普世性的自由民主最終降臨,一幅冬雪消融春滿大地的欣欣向榮圖。
卡通圖畫雖然好看,令人著迷,但卻不是對現實世界的準確描述,因為其中被簡化、被省略、被有意掩蓋的部分太多。
好在還有不那麼健忘的人,還記得42年前的卡扎菲先生正是前一次利比亞革命的人民領袖。在1969年的那次軍事政變中,卡扎菲利用國王在國外治病的機會兵不血刃地佔領了的黎波里,囚禁了王室成員。
人民英雄卡扎菲結束了利比亞古老的君主制,建立了人民共和國,若從這一點上論,他所領導的那一次人民革命其實更”人民”,更”革命”,更名正言順。
所以,嚴格講,不能將今年的這場革命與1969年革命視為同一個性質。如果承認卡扎菲確實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那麼這一次就應該是革命人民對革命領袖的再革命,或新的革命領袖對老的革命領袖的革命,而不是革命人民對反革命統治者的革命。
或者說,如果承認1969年革命也是”的黎波里之春”,那麼這一次就應該是結束了春天的”的黎波里之夏”,而不是結束了另一個冬天的另一個”的黎波里之春”。
儘管這一區分意義重大,但很多人並不願意為此而犧牲掉他們對卡通版政治圖畫的偏愛。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卡扎菲當年確實是革命者,而且一直都在推動革命,但最終還是變質了,還是蛻變為與老國王毫無二致的反革命獨裁者了,春天又回到了冬天,人民只好再次革命,所以這一次的革命還是現代民主對封建專制的”的黎波里之春”,而不是新民主對老民主的”的黎波里之夏”。
無論卡扎菲當政期間推動了多少帶有進步意義的、符合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改革,取得了多少成果,例如驅逐殖民者、普及教育、解放婦女、發展經濟,一旦在政治上被認定是西方的敵人,他就注定成為了冬天的象徵,”的黎波里之春”的革命浪潮就隨時會席捲而來。
這種說法的好處顯而易見,春天總是會給人以欣喜,以鼓舞,以遐想,以浪漫,任何一場推翻政府的暴動,無論是誰推翻誰,也無論是正當還是不正當,一旦被定義為是春天結束冬天,就自動帶有了正義的色彩,就獲得了正當性,乃至合法性。
但一廂情願的”之春情結”並不能代替現實,從邏輯上講,將所有的反政府群眾暴動都說成是”之春”,是不能成立的;將所有致力於打倒第一次”之春”革命的領袖的第二次革命也都說成”之春”,也是不能成立的。
眾所周知,最近的倫敦騷亂、2005年的巴黎騷亂、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並沒有被分別說成”倫敦之春”、”巴黎之春”和”洛杉磯之春”。可見,人們並非不懂得這其中的區別和邏輯關係,只是在應用上因國而異、因事而異罷了。
這幾天,不斷有消息從利比亞傳出,反政府武裝正在濫殺無辜。然而,由於這是”之春”名義下的暴力,不是”之夏”性質的騷亂,所以不會受到追究。
很遺憾,聽不到利比亞人自己獨立思考的聲音,不知道他們自己如何解釋本國現代歷史上兩次”之春”之間的關係。 ▊
2011年8月29日
在所謂”阿拉伯之春”的正統敘事中,利比亞已成為繼突尼斯和埃及之後第三個取得了”人民革命”勝利的北非國家。
這個敘事很宏大,席捲北非和中東的政權更迭還遠遠沒有結束的意思,人民革命的洪流所向,矛頭所指,還有仍在負隅頑抗的敘利亞、也門、摩洛哥等國政府的反革命堡壘。
在卡通版政治圖畫中,這是世界性民主革命的最新進展,是全面清除專制政體的最後戰役,是普世性的自由民主最終降臨,一幅冬雪消融春滿大地的欣欣向榮圖。
卡通圖畫雖然好看,令人著迷,但卻不是對現實世界的準確描述,因為其中被簡化、被省略、被有意掩蓋的部分太多。
好在還有不那麼健忘的人,還記得42年前的卡扎菲先生正是前一次利比亞革命的人民領袖。在1969年的那次軍事政變中,卡扎菲利用國王在國外治病的機會兵不血刃地佔領了的黎波里,囚禁了王室成員。
人民英雄卡扎菲結束了利比亞古老的君主制,建立了人民共和國,若從這一點上論,他所領導的那一次人民革命其實更”人民”,更”革命”,更名正言順。
所以,嚴格講,不能將今年的這場革命與1969年革命視為同一個性質。如果承認卡扎菲確實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那麼這一次就應該是革命人民對革命領袖的再革命,或新的革命領袖對老的革命領袖的革命,而不是革命人民對反革命統治者的革命。
或者說,如果承認1969年革命也是”的黎波里之春”,那麼這一次就應該是結束了春天的”的黎波里之夏”,而不是結束了另一個冬天的另一個”的黎波里之春”。
儘管這一區分意義重大,但很多人並不願意為此而犧牲掉他們對卡通版政治圖畫的偏愛。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卡扎菲當年確實是革命者,而且一直都在推動革命,但最終還是變質了,還是蛻變為與老國王毫無二致的反革命獨裁者了,春天又回到了冬天,人民只好再次革命,所以這一次的革命還是現代民主對封建專制的”的黎波里之春”,而不是新民主對老民主的”的黎波里之夏”。
無論卡扎菲當政期間推動了多少帶有進步意義的、符合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改革,取得了多少成果,例如驅逐殖民者、普及教育、解放婦女、發展經濟,一旦在政治上被認定是西方的敵人,他就注定成為了冬天的象徵,”的黎波里之春”的革命浪潮就隨時會席捲而來。
這種說法的好處顯而易見,春天總是會給人以欣喜,以鼓舞,以遐想,以浪漫,任何一場推翻政府的暴動,無論是誰推翻誰,也無論是正當還是不正當,一旦被定義為是春天結束冬天,就自動帶有了正義的色彩,就獲得了正當性,乃至合法性。
但一廂情願的”之春情結”並不能代替現實,從邏輯上講,將所有的反政府群眾暴動都說成是”之春”,是不能成立的;將所有致力於打倒第一次”之春”革命的領袖的第二次革命也都說成”之春”,也是不能成立的。
眾所周知,最近的倫敦騷亂、2005年的巴黎騷亂、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並沒有被分別說成”倫敦之春”、”巴黎之春”和”洛杉磯之春”。可見,人們並非不懂得這其中的區別和邏輯關係,只是在應用上因國而異、因事而異罷了。
這幾天,不斷有消息從利比亞傳出,反政府武裝正在濫殺無辜。然而,由於這是”之春”名義下的暴力,不是”之夏”性質的騷亂,所以不會受到追究。
很遺憾,聽不到利比亞人自己獨立思考的聲音,不知道他們自己如何解釋本國現代歷史上兩次”之春”之間的關係。 ▊
2011年8月29日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