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一位朋友电话告知王淑英因车祸去世的噩耗,我不能相信,更无法接受。当晚,我一人在家,难以入眠,只有打电话给在外地开会的先生。他也愣住了,问:”就是我前些天在市中心才碰面说话的王淑英吗?”。
与淑英认识有五年多了。开始,我写点短文送到”亚美报”,淑英总是很快就登载出来。慢慢地,因文交友,我们也变得越来越熟。有一次,谈到本地的几位人士,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使人很感动。我与他们有接触,有专门谈话,也写出了初稿。淑英说:就是要写这些普通人的爱心,写他们普通事中的不平凡,写他们不计名利的做人。淑英鼓励我写成系列文章,并建议我写本地的真人真事,就署上我的本名,不用我的笔名文若或闻若。她说,欢迎随时送稿来,尽量安排版面。
于是,我开始陆续将系列文章”美丽人生”按人物整理成文送交淑英。特别是2009年2月19日”亚美报”上登载了系列文章之一”我是留学生的仆人”,记叙了在凤凰城地区很有影响的,坚持近二十年义务接待和照顾大陆留学生的余太太。淑英将文章做了导读放在报纸的头版,还写了编者按放在文章正文的上方。该文发表后,在本地留学生中,以及历年来受到余太太照顾的大陆背景的老留学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后来有老留学生们与余太太联系,邀请余太太参加家庭聚会。这些都给了笔者很大的推动,于是我又将此文送往海外华文文学刊物上发表。当我将登载该文的文学刊物送给淑英时,她非常高兴,建议我以后继续写系列文章。淑英是鼓励我不断写作的文学益友。
2006年至2010年5月,在我过去担任希望中文学校校长的四年间,我与淑英的联系就更加频繁了,几乎每个月,甚至每一两个星期,都与淑英有邮件来往。那四年当中,”亚美报”登载了大量关于希望中文学校活动,教育探讨,教学动态等文章和照片,为传播希望中文学校的活动信息,为加强希望中文学校与当地社区的联系起了非常有力的作用。
2010年春天,希望中文学校准备出学校年鉴,谢明先生是负责年鉴的主编,我建议他与淑英联系,向她请教。据后来谢明告诉我,他与王淑英联系后,淑英约他晚饭后到附近一家中餐馆,花了2个多小时在电脑和多种样品资料中讲解示范,如何编辑排版。谢明对她免费的专业指导至今仍有所感动。
特别重要的是,在那四年当中,”亚美报”登载了希望中文学校大量的学生作文,很多学生的作文都附加了学生们的个人照片。有好几次,因”亚美报”几乎整版登载希望中文学校学生的作文和照片,淑英亲自开车把报纸送到学校。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作文和照片登载在报纸上,个个欢喜雀跃,教师以及家长们也为此十分骄傲。四年当中,学校有几十个孩子的作文登载在”亚美报”上,有的学生习作还不止登载一次,这对激励学生学习中文,获得成就感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收集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有时家长送来的照片,清晰度不够好,为赶上排版,只能尽快送到”亚美报”,淑英总是想办法将照片编辑修改一下,因此登载出来的学生照片效果都很好。在这后面,倾注了淑英多少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爱心。
现在,我手中有厚厚的”亚美报”的剪贴。这几天,我再次整理这些收藏的报纸,当我翻到2009年3月5日的报纸,整版登载着希望中文学校八位学生的作文和他们的照片。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想到淑英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我的眼泪差点落在报纸上。
淑英不仅为华人社区,为华文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在做人做事上也得到很多人的称道。这些年来,为稿件的提交和修改,我常常与她有沟通。无论是接受稿件,或要求修改,或推迟发表,或暂无版面,她总是非常和气,平静地,商讨式地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电话线,都能感受到她的微笑,这真是反映出一个人极好的涵养和诚挚的为人。
去年春天,全美中文学校协会承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在美国的比赛,也在”亚美报”上做了广告。因协会信息沟通上的问题,协会的财务一直未将广告费寄给”亚美报”。直到今年初,在谈其它事情时无意得知了此情况,我对淑英说,你太和善了,这么长时间都不告诉我,否则我可以早点帮忙催一下。后来协会把款子寄出了。幸亏把此事解决了,否则是一种永久的愧疚。
最近一次与淑英联系是在6月份。我负责收集参加”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的本州16位参赛选手的自我简介和个人照片,到6月8日下午,才收集齐。我立即给淑英打了个电话,说明刚收集齐,询问能否赶上排版。淑英仍然像往常一样笑笑,说明天就要出报了,尽量争取吧。结果,第二天6月9日的报纸整版登载了本州16位参赛的青少年歌手的个人简介和照片,而且编排得很有艺术性。想不到,6月8日下午与淑英的通话竟是最后一次听到她的带着微笑的声音。这里,我也想请16位青少年歌手,好好地保存这张报纸,记住王淑英社长为青少年的成长付出的爱心和劳动。
我和淑英,渐渐由工作上的交往加上个人的交流。我们谈孩子们的情况,淑英告诉我,她的儿子拿了杜鲁门奖学金,我真为她的孩子高兴。在州立大学的一些活动中,有时我和我丈夫一起出席,也多次遇到淑英和她的夫君傅先生。我们交谈甚欢,已越来越熟悉。8月初的一天下午,永航在市中心州政府一处机构大楼里,正好遇到淑英也去办事,俩人交谈了一会,临别时淑英说,向Mary问好。想不到这是淑英最后的一次向我打招呼。
这十多天来,淑英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淑英的永带微笑的声音,时时萦绕在耳际。精彩的人生,永存的爱心;昭昭在世,灼灼于人。亲爱的淑英,我不仅佩服你,更是深深感激你,我将永远地思念你。
这会儿周围万籁俱寂,以往的一切仿佛历历在目。今夜,我以虔诚的心情写下这些回忆,谨以此文痛悼亲爱的好友淑英。
写于2011年8月30日深夜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