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的情趣

古人留下的情趣
  历来,许多人来到芦沟桥数石狮子,数到最后都说”数不清”,时间久了留下”芦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楚?#30340;歇后语,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小学语文教材中对芦沟桥石狮子有三个不同数字的说法, ”485只”、”492只”和”498只”。我们知道教材编写工作要求十分严谨,给予学生的知识要准确,丝毫不能马虎,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古人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难题呢,还是有其他缘由?
  如果真要数清芦沟桥上的石狮子,对芦沟桥需要有一个基本了解。芦沟桥上的石狮子是大型群体艺术,是历史上少见的,它的特殊性超出了石狮普遍性,艺术上技巧和视觉差,出现数字上的不一致,正说明了艺术成功的一面;其次芦沟桥经过长达八百年的历史,经过多次修复,真实的原貌存在极其有限,芦沟桥上的石狮子数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说不是数学上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自然变化问题。
  芦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身左右两侧石雕望柱各有140根,原有627只石狮子,芦沟桥上的石狮子经过了漫长历史岁月,建于元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永乐年(公元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共修桥六次。清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光绪共修桥七次,五次工程不大,两次工程稍大些。1908年光绪皇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因桥面窄棺椁无法通过,临时拆除桥两边望拄,灵车过后再进行复原。解放后又经过多次修复,凡是修复都是因为有损坏才修复,做到保持原状很难,就会引起石狮数量变化。
  芦沟桥石狮子数不清,从另一个角度看是艺术上成功的结果。传统宫殿、碑亭、楼台、桥梁望柱上雕刻龙凤、莲花,即便是雕刻石狮也都是一种姿势,一个神态。芦沟桥石狮雕刻打破一柱一狮的习惯,做到精心设计细致安排新的设计理念。大小狮子搭配,老少同体;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别具匠心地设计出,小狮子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仰可卧,形态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最小的只露出半个头一张咀,长度只有几厘米。当形态各异它又是变化多端,象是一群跳动地生气勃勃的狮子,出现在你的眼前时,往往麻痹了你的警惕性,打乱了数字概念地思维方法,导致数狮子数量上的错误,此刻你服从了艺术,错误地对待了数字。
  人们所需要的艺术品,要么内敛性极强的沉静性作品;要么跃于纸面上生动活泼形象。芦沟桥上的石狮子,能抓住你的眼球,属于后一种,芦沟桥上的石狮子 是一幅幅情趣图,由灵动性的亲情、喜戏、渴求、藏匿、打斗、酣睡,各种不情趣通过它们的形态表现出来,于是你就喜欢上它了。把人们引导到可亲可爱的情感道路上。
  芦沟桥上石雕狮子群像,以母子情缘为主线,虽然现在能看到元代作品极少,大部分是明清修补作品,但是,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主题思想,围绕着不同心理形态雕刻每一件作品,件件有新意,个个不呆板,保证了群体形象不雷同和软弱无力地表现。从以下作品看到思想地统一性,小狮子站在大 狮子脚上仰面对话,它们地对话是那么亲切温暖;搂在怀里小狮子不肯离开在对母亲撒腻;又有如同双胞胎在母亲怀前争崇;在大狮子护维下小狮子津津乐地道说个不停;躺倒在地上伸出一只手,似乎向母亲要什么东西;躺在怀里的小狮子睡地那么甜蜜,谁也不愿意惊醒它地美梦;躺倒仰目朝天在母亲脚下的小狮子,我们看到后从来不会感到恐惧,犹如母亲在格忮孩子,不停地发出”咯咯”笑声,在这种作品面前也会引起你地笑声;小小狮子爬在母亲的背上,母亲回头列咀一笑,此时脚下有几个狮子绕膝玩耍。我们从这些石雕中看到了一种伟大母爱群像,神圣不可侵犯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你所数地狮子数字,很可能被淹没在情感中。
  八百年前,古人利用中国人崇敬狮子的心理,在有限范围望柱上雕刻出狮子亲情群像,它是一幅长卷画。从整体上看,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母类;一是子类。母类慈祥可敬,子类天真浪漫可爱。在爱字主导下,展开了一幅幅画面。母子相结合,相依相存,大狮子爱小狮子如同子女;小狮子依偎母亲周围求得保护。动人地亲情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望柱每一个场景, 写出爱的一个情节,形象地写出亲情。芦沟桥上的群狮是描绘天地间伟大亲情天地,这里有无尽的亲情,包含着无尽的和谐和欢乐。芦沟桥上一组大型狮子群雕像,深刻地反映时代气息,把亲情地爱放在人类壮举大桥上,在过往行人众目窥窥之下,相互传递信息,是建桥史上少见的。
  睿智的风雅人士,朴实无华的劳动者,共同接受了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还要继续传承和保护,它是很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如果再从北京向南走400多公里,到河北省曲阳县,从北魏至今是有名石雕艺术之乡。县城附近的北岳庙,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公元500棗512年),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棗649年)曾进行重建,庙前望柱上的小狮子爬在大狮子肩上、踩在脚下、藏在掖下。北岳庙石狮没有芦沟桥多,从这里可以知道,望柱上亲情类题材早于北京元代。曲阳县的石雕工匠很早就参与北京城的建设,芦沟桥上的石雕很有可能曲阳县工匠们在这里留下他们的作品。如果考古学者能证实这个问题,对研究芦沟桥文化的脉络问题很有帮助。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作品看到传承关系,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对元代大型汉白玉石雕狮子,工艺之精美无与伦比,雌狮脚下仰面小狮子,张口露齿憨笑,四肢紧紧地抱住母狮大腿,神态和毛发雕刻地非常景致,它能帮助深刻体会芦沟桥上的这类作品。
  乾隆皇帝看了芦沟桥,大有感慨在桥东建一座大碑,碑文是”芦沟晓月”,他为大桥增加新内容和文化气氛,我们看到了月映清辉景色,秋高气爽一轮明月当空,永定河水清澈透明,芦沟桥是一座通向天际的大桥;月光下群狮跃跃欲试,桥和月亮已经是天地人浑然一体了。
  芦沟桥十一个桥洞乘接着块块巨石,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承担人类负于它的历史使命,往年,进入古城北京西南大通道上,车行辚辚,马蹄声声;肩挑背负脚步不停,日夜兼程奔向古都北京,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了,在步履艰难时刻,来到了芦沟桥上,见到了慈祥的大狮子和调皮的小狮子,苦行心绪被它们敛收,目不转精地边走边笑,边走边数,一个,两个厖不停地数下去,走完了大桥,多少石狮子?回答是:”不知道”。
  走出北京城,踏上归途,又来到芦沟桥上,桥下黄水滚滚,轰鸣地沙石俱下,人们安然走过大桥,笑逐颜开的狮子们,不停地给行人送去欢笑,热烈地欢送每个出城的人,祝福归心似箭的人们一路平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芦沟桥的石条上留下两条深深地车辙,人们的脚步把石板磨得比河中的卵石还光滑,芦沟桥的石狮子,更换了一代又一代,它们的基本行态没有改变,人们还在继续数着桥上的石狮子有多少个。
  古人在北京西南15公里给我们留下了奇迹,石狮是多少个呢?文物部门有了新的记载共有”501”只。不过这个数字不是昨天的,也不是明天的,它是今天的。”芦沟桥的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今后用不用呢?让历史去回答吧。
2009-10-20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