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啸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一生就是靠友谊和情感来支撑的。人与生俱来就渴望得到同伴、亲友或周围人的关怀、呵护、同情、赞誉、欣赏、惦念、思恋、支持和帮助等等。这些心理倾向都是构成人类情感和友谊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每年在圣诞节、岁末新春常常能如期收到许多寄自祖国或世界各地亲友贺年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幸福、愉悦和充实的。尽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已经给贺年卡产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停留在传统的华丽信封上贴着纪念邮票,内芯是彩色的图片,都是应人而宜的创作,或自制、或购买,图案可以动画卡通、山水风光,亦可中国古色古香的水墨,文字恭正,用词得体。如今计算机键盘一敲,再明亮美丽的多媒体都可以制作。无论对方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一瞬间便完成了从前我们需要写信、邮寄的功能,简单方便快捷,当然,每一年我的panxiaogao@yahoo.cn信箱里总是吃得饱饱的。但我总觉得电子邮件少了一份文化人追求的恬淡悠然的雅意,少了一份细腻温暖的情致,少了一份婉约绵长的心怀,也少了一份收信读信的欢欣满怀的喜悦.
然而,不管怎样,你送出的是一片真心实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年祝贺,实在是人类友谊和温情的象征。
这也许就是人类之间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魅力和底蕴吧。
在圣诞节或者新年里每收到一份来自远方的贺年卡,我都会久久凝视,激动不已。尽管我已经到了不太容易激动的年龄了。贺年卡上大多一二句话,十来个字,传递出的信息却有着春风般的温暖和诚挚。它至少说明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惦记着你,希望你活得好一些,潇洒一些,同样;我在写贺年卡的时候,心里也漾满了对朋友、对师长的美好祝愿,由衷祝愿他们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今年,当我在美国再写贺年卡时,不禁使我想起三年前在上海发生的一件往事:我在工作的饭余茶后,也向外地书报杂志投寄了一些作品,常有样报样刊和稿费寄来,和收发室交往多了,我才发现贺年卡远不是所想象的那么纯洁,那么神圣。许多贺年卡上甚至明显地弥漫着一股趋附权贵的气味,像一群群追逐势利的鸟儿,哪里官高权大它们就朝着哪里奋飞。
从圣诞节一直到中国新年的一段时间里,如果把收发室每天收到的几百份贺年卡按名单排列出来,你就会发现一个事实,数量的多寡决定于官职和权力的大小。
如果某人去年还能收到300份,今年却只有20份,这个人肯定已经离开了权位,换了个可有可无的闲职了;这个人一旦退休,如果
每年还能收到二三或者五六份的话,则说明他在位时的人缘,是相当不错的。
所在出版大楼里,有五种人我从没见他们收到过贺年卡,即门卫、水电维修工、清洁工,看车棚的师傅和负责收发的那位下岗职工。他们离权力很远,离友情也就不可能太近。现在巳有很多人,被彻头彻尾商品化和利益化了。
虽然我们身外依然是世俗的繁华和从俗的喜悦。但是在我岁月的深处,依然单纯、任性、固执。总想要一些纯粹的东西,尽管会屡要屡失,但屡失还是屡要,就因为天真,就因为前方的路还闪烁着依稀的新绿。
出于一种仁爱之心,及来路不明的反叛世俗眼光的心理,我想每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尽管不同的处境会带来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们都与你一样棗有血有肉有感情,是你的弟兄、是你的姐妹,你理应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所以,在临近新年的时候,我给他们分别寄去了一份贺年卡。
贺词:默默无闻的我,祝福同样默默无闻的你们,新年里健康、快乐!
署名:尊重你们的人。
贴上邮票就投入马路边的邮筒。
贺年卡到达他们手中,是在二天以后。大楼里只有我注意到了他们的变化,微妙,感人。那四个清洁工往常都是各忙各的,今天却破天荒凑到了一起,围成了一个圈,中心是那张普普通通的贺年卡。她们小声议论著,表情里有一种令人感慨的兴奋,她们不时茫然四顾,大概是在搜寻有可能寄给她们这张卡片的人。她们并没注意到我,可我心里仍然像灌了蜜。这一天,一个清洁工在拖地板时甚至哼起了小调,这可是过去从没有过的情景。
这次经历告诉我,我还有用,还能给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点点慰藉,如同我的文章,记录的全是小事,却能够验证我的良知。
但愿岁岁年年人类的友谊、真情和幸福与他们相随相伴,直到永远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