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再次聚焦双方交流合作的重大议题,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的”交集效应”,成为两岸与会者关注度最高、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关于开启两岸产业合作新格局的种种思考,更是激荡出了闪亮的智慧火花。
”机遇””机运””契机””转机”,人们在论坛上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着同样的期许,毫不掩饰对”进入可以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的乐观希冀。
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黄金十年”构想,两岸在经济发展规划中都把加强彼此合作列为重要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迈入2011年,两岸经济合作站上崭新的起点,激发出了两岸各界对共创繁荣景象的热烈想象。
此次论坛也凸显出与往届不同的前瞻性。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认为,往届论坛主要关注两岸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此次则更多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可以这样理解,实现”三通”之后,又经由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两岸迈出了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的重要起步,在基础性要素到位的背景下,两岸将下一个命题选定为不失时机地实现更具长效的双赢成果,可谓水到渠成,亦是与时俱进。
本届论坛上,两岸与会者的视点更多地交汇于助推两岸经济互动迈向产业整合发展的高阶层次,将”纲要””构想””框架”交织出的蓝图更加细化地描绘出来。
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庄奕琦认为,两岸应把握千载难逢的机会,合力建构完整的产业供给链和价值链,推动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制度化,加速产业标准合作,合作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品牌产品,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莹华认为,优化产业分工合作,对于都亟须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两岸来说,至关重要。ECFA的范围不只局限在关税减让及市场开放,产业合作才是重点。ECFA对台湾优势产业有扩大出口的作用,但唯有利用产业合作所建立的伙伴关系,才可维持长久的发展优势。
在谈到当前机遇与未来愿景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胡春田和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殷存毅都谈到了”中国人经济圈”的概念。后者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两岸存在共建产业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有助于实现两岸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两岸产业在市场和技术创新上的赶超,提升”中国人经济圈”的全球竞争力。
要共构具有竞争力和高价值的产业链,两岸须从宏观视角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只有实现精确对接,”十二五”规划和”黄金十年”构想的”交集效应”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建议,两岸应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相互支撑、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总体格局;通过两岸产业合作的相应机制、平台与政策支持,推动两岸在行业和企业层次上进行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整合。
他还列举了两个具体方向:其一,两岸企业把握大陆”十二五”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契机,合作拓展内销市场,将有利于推动两岸产业分工逐步转变为两岸合作、共同创造、全球销售方式。此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两岸产业政策的共同选择,应积极推动相关重大项目合作,利用大陆市场规模共同培育全球性品牌。
顾莹华则提出,两岸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找到两岸经济合作新的发展动力,双方应致力消除合作障碍,并共同给予政策支持。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的建言着眼于中小企业。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两岸产业界可协商建立相关基金,鼓励和扶持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亦可共同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吸引具有互补性的两岸中小企业进驻,进行集聚式发展。
实现资本的双向畅通挹注,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升级换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也是论坛与会者关切的要点之一。
顾莹华表示,两岸投资进入双向往来的新时代,台湾方面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申请应予支持,而非限制;对大陆资金来台,应鼓励其加入两岸新分工模式的建立,从而使得两岸企业更好地结合各自优势,互蒙其利。
中共中央台办特邀专家孔令龙则表示,两岸应推动建立并完善促进双向投资、深化产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尽快达成投资保障协议。他还建议,合作建立两岸相关政策法规数据库,以及投资与产业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同时积极发展与投资和产业合作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
本届论坛透露出一个共识性的信念:两岸一旦开启产业合作的全新格局,一股强大的经济势能与动能将得以释放。论坛即将落幕,坐言而后起行,蓝图已然绘就,便待两岸携手同心将愿景化为现实。
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此文章到朋友圈